分享

口罩三部曲

 轻风的起点 2020-02-07


2月5日晚,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通报一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信息时指出,该患者在买菜时与路人(江北区确诊患者)在同一摊位有过短暂(约15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且两人均未佩戴口罩。

没戴口罩,近距离接触15秒后被感染!佩戴口罩的重要性已经不容置疑,那么口罩究竟是怎么生产?如何佩戴?能不能二次利用?今天,小编送上“口罩三部曲”,给大家讲明白!







一、合格的口罩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自从疫情爆发后,口罩越来越成为紧俏商品。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小编带你看一下一线口罩生产厂。

按照口罩生产流程,在熔喷布、无纺布等原材料到货后,先分切成小卷,放上生产线,通过高频焊接压制成口罩,再经过整理检查、人工装袋、灭菌16小时、解析库挥发灭菌气体两周之后,符合质量标准的口罩将通过物流、销售环节进入市场。

↑正规的一次性医药口罩是三层无纺布原料,经过图中这样的生产机叠合在一起

↑口罩上部那根可弯折的金属丝是沿着无纺布的一侧匹配输送,然后按图中结构卷边,后面再缝合

↑口罩主体层叠结构是机械设定好小斜角,由左到右逐渐变窄的归拢出来的,然后用压片把口罩表面压平整

↑裁断环节

↑补边压合

↑消毒灭菌

↑生产医用口罩滤芯的原料熔喷布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时间点和春节叠合,春节期间人工、供应链等不稳定又造成了产能受限,导致供需失衡越发严重。因此,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罩难求”的局面。其实,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及出口国,在过去5年里,我国的口罩生产技术逐步成熟,产品生产总值逐年递增。

根据赛迪顾问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口罩商品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63.1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2.35亿元,若是将102.35亿元的总值换算成商品数量,那么约等于50亿个口罩。

单从数字上看,50亿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冠状病毒会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染,因此需要将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区分出来。但由于未能获得每种口罩的具体数量,所以只能通过赛迪的产品总值来进行估算:2019年我国的医用口罩产值为54%,工业防尘口罩为16%,日用防护型口罩是12%。在撇除其他因素后,符合应对疫情使用的口罩数量实际不到50亿。

如果按照口罩需要每4小时更换一次的规律来使用,3个口罩只能给每人维持最多3天使用,远远不足以应对长达数十天的疫情。在日常情况下口罩需求量不大的情况下,医用口罩的库存量可能就没有这么多。突然的医用口罩需求激增,自然会在短时间内把医用口罩的库存抢光。

幸好,在相关部门的严厉监管下,市场才得以稳定下来。同时,对抽查发现存在不合格口罩产品的,责令迅速整改。对故意违法生产不合格口罩产品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市场秩序和产能都很快恢复起来。







二、如何正确地区别和佩戴口罩?


春节假期将尽,提前返岗的同志即将回到工作岗位。2月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的通知》: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不过度防护。

就如何预防新冠肺炎,钟南山院士表示,新冠肺炎的感染特点,与SARS是不一样的。病毒变异传染毒力明显增加。这个疾病大多数还是典型的发烧、乏力,部分出现干咳,少数有流鼻涕鼻塞,还有少数有胃肠道的症状,还有个别的有心肌、消化道、神经系统的问题。

此外,他还强调:大家尽量减少出行。发热仍然是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传人有潜伏期,发病的潜伏期我们正在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可能是3到7天,一般不超过14天。

↑钟南山示范正确佩戴口罩

他提醒返岗参加工作请注意以下事项:

1、办公场所高危地带(戴口罩)

按危险程度:

电梯间>饭堂/餐厅>办公室

最高危:电梯间
建议:
①搭乘电梯一定要戴口罩。

②有条件的单位一定要频繁为电梯间消毒,特别是按钮区。

次高危:饭堂/餐厅

建议:

①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

②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说话。

③避免扎堆就餐。

高危三:办公室

建议:

①佩戴口罩,谈话保持适度距离。

②随时保持良好通风。

③对门把手,键盘鼠标,文具,桌面进行必要酒精消毒。

2、勤洗手

①到单位第一时间洗手。

②吃东西前先洗手。

③到过电梯间,饭堂高危区的,回来洗手。

④外出回来,马上洗手。

⑤要接触自己面部,特别是鼻孔与眼睛前,先洗手。

3、科学的酒精消毒

像香水那样洒在自己身上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对我们手部会接触到的部位与物件进行消毒。如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鼠标键盘,自行车把手,工作证,文具,椅子等,各位看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甄别与重点消毒。酒精要喷洒覆盖物件,自然晾干即可,不用擦拭。

钟南山表示,普通群众一般不用N95口罩,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连PM0.4都可以阻挡住。现在来说,在疫源地戴口罩是应该的,另外在公众聚集地,哪怕不是在疫源地,也应该戴。但不意味着在家里等地方都要戴,可以省点。因为现在口罩很缺。口罩的使用也不用每次都换,一般4个小时一换,不是每戴一次就换掉一个。

他还强调,摘口罩要用双手把固定的圈拿下来,吃饭或者做其他事情之后没必要又要换一个,只要把口罩内面叠起来,讲完话做完事情后,就可以继续用。







三、口罩能循环使用吗?废弃口罩如何处理?


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将使用过的口罩放到锅里蒸,放进水里煮,放在紫外灯下烤,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等重复利用的“妙方”。

乍一看,这些方法与新型冠状病毒怕高温、怕酒精、怕紫外线的弱点完全相符,确实能将口罩上的病毒杀得“一干二净”。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使用、消毒、再利用的“无限循环”之路吗?

就此,教育部产业用纺织品工程中心副主任、东华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靳向煜教授表示,这些方法是不可行的,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

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靳向煜表示,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那么大家平时使用的口罩应该如何处理呢?

1、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冠肺炎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2、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总之,不经意间口罩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还成了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紧俏品。一方面需要企业大力恢复生产增加供给,另一方面也要大家厉行节约、科学使用。这样才能让口罩不在成为大家的烦恼,同时也期待我们的生活能早日告别口罩。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