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黄埔军校默默无闻,抗战时快速晋升,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场

 冬不拉拉 2020-02-07

在黄埔军校默默无闻,抗战时快速晋升,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场

《特赦1959》中陈赓去功德林看望被俘的国军将领时,众人都激动不已,尤其是和他同期的黄埔同学,特别是和陈赓缘分匪浅的宋希濂李仙洲等人,更是感到非常兴奋,只有杜聿明表现非常平淡,别人问他,他回答说,他在黄埔期间并不活跃,和陈赓这样的活跃分子来往不多,并不熟悉。

杜聿明说的当然是实话。杜聿明虽然出身于黄埔一期,但是在校期间表现一般,并不出众,和陈赓这种黄埔三杰级别的人相比,他基本上属于默默无闻的那种人。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他性格比较内向冷静,话不多,心思没有那么活络。而且他的成绩也没有多出众,所以在学校并不被重视,甚至可以说有些不起眼。

在黄埔军校默默无闻,抗战时快速晋升,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场

黄埔毕业以后,杜聿明的升迁速度只能说中规中矩,不算很快,但是也不算慢。原因不难理解,他作为黄埔一期生中少有的北方人,在以湘军,滇军和粤军为主的黄埔一期生中没有什么根基,毕业后在部队里也没有靠山,基本上就是靠自己打拼。所以,到抗战爆发时他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只是装甲兵团团长,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旅级单位。

就是这个地位,还是杜聿明总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正如他在《特赦1959》中说的,是在参加围歼鄂豫皖根据地的时候,他在徐庭瑶的手下当团长,因为在关键时刻救了徐庭瑶,从此受到徐庭瑶的重视,才开始飞黄腾达。这个情况和王耀武相似,他和王耀武虽然同岁,但是他是黄埔一期,而王耀武是三期,发迹时间也差不多。

在黄埔军校默默无闻,抗战时快速晋升,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场

不过,到抗战爆发时,杜聿明虽然级别不高,但是已经明显很受重用了,他虽然只是装甲兵团团长,但是这是当时国军唯一的一个装甲兵团,是一个作为种子培养的部队,而他当团长,已经说明他在国军统帅部挂上了号。但抗战初期,国军一败再败,装甲兵团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一直到扩编为二百师之后,又扩编为第五军,他升任军长,才开始比较受重用了。

而从受命率远征军出国作战开始,他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虽然丧师辱国,但是他个人并没有受影响,回国后仍然继续升迁,并且在五华山事件中坚决贯彻校长命令,从此就成了嫡系亲信。抗战结束后,他又力主进攻东北,虽然一度被撤职,但是到决战阶段,他仍然是蒋最信任的将领,淮海战役和辽沈战役都有他的参与,淮海战役更是实际上的总指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