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00年前,“诗圣”杜甫来到武汉,写下一首诗被誉为盛唐七律第一

 bookman1959 2020-02-07

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白居易

1400年前,“诗圣”杜甫来到武汉,写下一首诗被誉为盛唐七律第一

盛唐阙歌,诗文赫赫。文才诗情一直以来是贯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深刻烙印,尤其是在繁荣鼎盛的唐朝,古代先人浓厚赤忱的思想情感薄发井喷,铸就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最为光辉璀璨的一个篇章。在这些流传千古的瑰丽奇篇中诗人墨客抒发个人情感,为后世留名,更是折射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最为精彩浓厚的一笔。

被誉为“诗圣”的杜甫更是经历了千万重的艰难苦恨的生活境况,以其人深刻的思想才情,著下一篇篇享誉后世的佳作。早在距今1400年前,他曾经来到武汉,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诗篇,流传青史,被古今誉为盛唐七律诗第一。

一、忧国思民为忠贞之士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原籍为湖北襄阳,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与著名的“诗仙”李白并称为“李杜”,但因人生境遇之迥异相殊,李白与杜甫所描绘的诗篇可谓是泾渭之分,可偏偏此二人却彼此惺惺相惜,引以为挚友。同样的人生境遇不得志,“诗仙”李白虽心中偶有愤懑之情,但更多的是豁达乐观、不羁放纵之情的畅意,“诗圣”杜甫一生则更为曲折支离,胸襟常怀郁愤、忧国虑民。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杜甫,认为隔着时代之差的他,与当代人的距离一直相隔不远,乃至于近在身旁。

1400年前,“诗圣”杜甫来到武汉,写下一首诗被誉为盛唐七律第一

杜甫生长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传统的官僚世家,家族渊源的影响之下,造就了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在仕途上精进作为的雄心。例如杜甫在赠友人的一篇诗作中便可体现自身历来的抱负,《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深刻体现了杜甫深兼传统士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为民的理想抱负。

常览杜甫诗作,不免悲悯其人坎坷遭遇,产生悲从中来的伤怀之情,可若是深思熟虑在这一篇篇诗文背后,诗人杜甫真正在抒怀的思想,顿生拨云见雾之感,将心中悲郁彻底消散一空,进而体悟到杜甫忧国忧民、为世己任的崇高思想。正是树立这样崇高的理想信念,铸就了杜甫千磨万凿出深山的政治热情、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顽强性格。而这一切的来源便是杜甫接近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1400年前,“诗圣”杜甫来到武汉,写下一首诗被誉为盛唐七律第一

二、登高一篇冠绝古今

追溯杜甫一生际遇,大致经历的大唐由盛转衰的历程。早年间是杜甫的读书、壮游时期,时值“开元盛世”,加之经济状况也较为可观,这一段人生历程可谓是杜甫最为快意的一段光景了。在长期的壮游中,领略祖国山川秀美、与民俗风情,极大的充实了杜甫的心胸视野。可到中年时期,正值安史之乱的酝酿前祸时期,当权者奸相使得杜甫无法舒展自身抱负,生活境况反而日渐困苦,但这并不妨碍他积极入世,悬济世俗于水火之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大唐帝国的动荡日复加剧,在此情况下的杜甫时常因国事不进而心急如焚、也因前线胜报而悲喜交加。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时刻萦绕在杜甫心间。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可是社会的动荡还未曾真正的结束,地方军阀争相四起,你争我伐,社会底层民众依然叫苦不迭。杜甫时值五十五岁,身在夔州,依托于严武幕府,可无奈严武不久之后病逝,失去依靠的杜甫只好告别居住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泛舟南下。可由于当时贫病加交,路途坎坷也给他带来极大的折磨。

1400年前,“诗圣”杜甫来到武汉,写下一首诗被誉为盛唐七律第一

一日之间,独登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不由意中所触这无边萧瑟的秋江景色,引起了身世飘零的无限感慨,以及老病孤愁的落寞之情。于是便有了冠绝古今的七律《登高》一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首联开门见山、以景绘情,一股悲凉的氛围铺面而陈,运用了动静结合、寓静于动的描绘手法,勾勒出了一幅高冷的山川墨画般的场景,为后续的抒情奠定了情感基调。首联当中的一个“急”字、一个“哀”字,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使得原本存在于诗篇上的场景,立刻生动的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不禁放神融入到了那场忧伤悲苦的情景之中。将自己内心深处无处排遣的苦闷情绪,在诗文当中寄托于飞鸟的处境,在渚清沙白之间徘徊不定,象征着诗人自身的境况遭遇。

1400年前,“诗圣”杜甫来到武汉,写下一首诗被誉为盛唐七律第一

颔联则形象的描绘了深秋之萧萧、天地之落寞。仰望苍茫无垠的沉暮天际,诗人不免因心中郁结而低头沉思,却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叶枯木,以及奔流不息、滚滚而去的江水,这一场景的描绘,则暗含自己深沉的情怀。“无边”与“不尽”所描绘的静景,是诗人心中对于现实事务的感怀与寄托,“萧萧”与“滚滚”则更具形象化的将不得意、不得志的忧怀彰显出神。不仅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蕴含着对于壮志难酬、人生迟暮的感慨易逝的无限悲凉与惋惜。

三、人世浮沉,终感伶仃

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到了诗人自身。“悲秋”本就让听者悲伤、闻者黯然的一篇凄凉场景,再加上“万里”一词,更是让人凄怆不已,也抒发了杜甫身在这乱世之中,对于惨状现实的无处避怀。“万里悲秋”与我“常”相伴,更是彰显了杜甫一生积极入世、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壮志雄心,即便是经历万千挫折也不改初心的心志。“百年多病”则体现了诗人现下的状况已然不似壮年时期,“独登台”则为陈述当下的状况,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时常萦绕在心间无法排遣。

1400年前,“诗圣”杜甫来到武汉,写下一首诗被誉为盛唐七律第一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用艰、难、苦、恨,四字组合,极尽笔墨之文力将全诗之愁绪、诗人一生之遭遇,融汇聚集于此一句。百结愁肠、万千愁绪、韶华易逝、流年往复周转,以至于兜兜转转一生竟然到了身先老的地步,怎能不令人郁结愁闷?借此悲秋之情,以来述说绵延不绝的现实愁情。

1400年前,“诗圣”杜甫来到武汉,写下一首诗被誉为盛唐七律第一

总结

常人有言:《登高》一诗篇,冠绝七律首,却也道尽了杜甫一生愁苦别绪。此诗借登高为由、以秋景为媒、实则描绘的是在无边秋瑟之下,诗人在此情境中,对于一生浮沉的万象感慨。心中无限的愁苦与凄凉、暮沉与悲欢,在这一刻尽数化作了秋风零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