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发安文评力作推送:《 极富张力,气象浑厚——唐诗七律之冠审美谈》

 云淡GT 2019-06-09

 极富张力,气象浑厚 

——唐诗七律之冠审美谈

文/张发安 编辑/磐石  

唐诗七律之冠,历来有争议。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明代学者胡应麟则认为杜甫的七律《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薮)

今见康震教授(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说: “文无第一”……崔颢的《黄鹤楼》被称为“唐诗第一”也有很多人不认可。但是似乎有一首诗被称为“七律之冠”争议并不多,这便是老杜的《登高》。

“文无第一”说法,有道理,但说杜甫《登高》诗为“唐诗七律之冠”,笔者认为此说有待商榷。

任何艺术品都存在着不同的鉴赏视角。评论好诗,所选角度多,主要看什么?宋人严羽认为主要看“气象”;有人认为主要看“张力”。所谓气象,从严羽最推崇的盛唐诗看,指的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把雄壮、浑厚二者(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称为“盛唐气象”。严羽说的“盛唐气象”,用今天的话说,即“时代主旋律”。美国新批评派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提出张力说,他以此作为评判诗歌的标准。美学家鲁道夫·阿斯海姆(美国)运用“伽玛运动”原理分析倾向张力本质说:“一种运动往往会随着物体本身形状和空间定向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它的运动方向基本上与物体本身的构造骨架的主轴方向一致……一个等边三角形,如果是以第三条边为底,直立着的,运动就会以这第三条边为基地,沿着其余两条边向外和向上发射。”《艺术的视知觉》,这虽是就视觉式样的运动具有“倾向张力”说的,我们也可借来分析文学形象的美感效应。因为无论视觉、听觉、想象,都与心理活动有关。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之所以能激发人向上的情绪,就在于能从读者心理唤起一种“伽玛运动”。(我在系列文章之一王之涣《登鹳雀楼》诗审美谈一文中有说明)如果说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的“张力倾向”是呈等腰三角形“△”的“伽玛运动”,在其感应下,使我们产生一种向上攀登的追求欲念,那末,也可运用张力倾向分析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诗的“张力倾向”就如一个倒三角形“▽”,其意蕴是符合诗人所处的典型环境及诗人的思想情感。

关于崔颢《黄鹤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和杜甫《登高》诗的赏析文章已有很多,无庸赘述。笔者在此,试将三首诗从气象和张力角度作点分析比较,谈谈个人看法,求教于大家。

曾有人将诗分为“三品”:神品、妙品、能品。余以为,崔颢《黄鹤楼》诗,当属“神品”!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由多个意象构建而成,气势磅礴,意蕴浑厚。妙在化实为虚,空灵悠远。所谓空灵,指诗人巧用意象构建空间张力,给人以无限想象。崔诗张显了巨大的时空,展示了黄鹤楼前一派欣欣向荣,无比壮丽的景象,万里晴空,蓝天白云,汉阳绿树清晰可见,江洲芳草异常繁茂。对此景象,诗人情有独钟,于是挥笔泼墨,直抒胸意,激情难控,不顾平仄,一气呵成。整首诗的意蕴,正是盛唐气象的反映。最后一联,虽说是言愁,诗人将乡愁依托在浩渺的烟波之上,此乃日暮时分人们共有的淡淡乡愁,并无明显的消沉感。反复吟咏此诗,正如严羽说的:“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清人姚鼐以为此律“高振唐音,远包古韵,此是神到之作,当取冠一朝矣。”清人沈德潜赞曰:“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余以为,诗中双声、叠韵及词语复用,乃诗人情感激越,任意倾泻,似有神助,从而造成了声音铿锵,明朗和谐,极富旋律美。如果说崔诗堪称神品,那么,杜诗《登高》实属绝品。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同样具有巨大的张力和气势,但因诗人所处的时代和具体环境,决定了《登高》诗的意境非盛唐气象。严羽虽说过李、杜等人的诗最具“盛唐气象”,但并未明指哪一首。要说杜诗最具盛唐气象的应是他青年时写的七绝《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至于明人胡应麟评论《登高》:“此章五十六字,如海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篇章法,句法,字法,并无昔人,后无来学。”此论,明显偏重形式,重其格律。若要将崔、杜两诗排个座次,只能比较而言。按严羽关于诗歌的美学理论,好诗应是以意取胜,能激发情感,催人上进。用此标准评判,崔诗当属第一。杜甫《登高》诗之气象可用“悲凉”二字概括。就张力而言,恢宏大气,笔势如飞瀑喷泻,全诗形、声、色、态兼备;然而最后一联,气势明显减弱。有人将诗的第三联十四字“悲秋”之“悲”概括为八、九层意思,含有无尽的感慨。由此可见杜诗功力非凡,然比之崔诗,悲凉感过重,个人之愁色调明显。这也正是杜诗现实主义风格所使然。而崔诗却因善取意象,妙在虚化,令人浮想联翩,充满李白式的浪漫主义色彩。总体说来,杜甫《登高》诗对仗非常工稳,韵律十分和谐,结构异常完美,借悲秋而抒怀,意蕴深沉,最是感人。故在唐诗七律中,实属“绝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张力和气势与崔诗相近,雄浑深沉。从内容上看,与崔诗同属吊古伤时之作,所言之愁皆为家国情怀。将崔、李两诗尾联加以比较,后者显然不及前者余味深藏,空灵悠远。《唐宋诗举要》:“太白此诗全摹崔颢《黄鹤楼》,而终不及崔诗之超妙,惟结句用意似胜。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此论当是,但说李诗结句用意似胜崔诗,不尽然。拿乡愁与国恨相比,国恨大于乡愁。然崔诗中所说的“乡关”,是广义的,非个人之愁也。

有人认为《黄鹤楼》诗,“黄鹤”一词复用三次,犯了格律诗的大忌。第三、四句,明显出律。若以此贬损崔诗,实难服众。说来事巧,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静夜思》,两诗虽都有字词复用和出律问题,却历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且为众多诗论大家赞赏。余以为,恰恰正是这种字词复用,才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崔、李二诗尽管有这些问题,但严羽等人,以至《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并不苛求于此。

林黛玉教香菱作诗时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基于此认识,笔者有一设想,让我们拿《黄鹤楼》诗来试验,看有没有人把第三、四句按七律平仄要求加以修改,能胜过崔诗的气势,一笔贯通,音韵流畅,富于旋律美?

古人研制的格律是为了诗的音乐美。要写近体诗,规则该讲,看谁能带上镣铐把舞跳得非常优美流畅。其实真正的高手,往往是随着景象、情绪的变化,敢于破框而独到,达到自由而精美的境界。因此,在格律问题上,余以为不能过分要求。现今写近体诗的人很多,但大多用心于格律的规范,而在意境、气象(时代主旋律)上下功夫少。今人写近体诗,多被框框框死,你套我的,我套你的。本是今人,偏学古人,裝腔作势,弄得佶屈聱牙,读来读去,都是那么个味。一些诗赛评委和论坛版主也有过份强调格律的问题,动不动以“出律”和“硬伤”为由,不知杖毙了多少好诗?!

综上所述,崔、李、杜三首诗,从张力和气势上比较,难分上下。结联,都是言愁,但愁的轻重、品位确有差异。李、杜诗都不及崔诗空灵悠远,气象浑厚,格调明朗。要问哪首堪称第一?应该说,最有发言权的是与崔颢相距不远的李白,他既有诗歌美学理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且在创作上,他最富天才,笔力非凡。李白向来傲视一切,然而登黄鹤楼时,见崔诗却言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即便这是传说,然传之如此久远,说明古今众多诗家和读者信之服之。作为最了解盛唐气象,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自成一派的诗仙李白,对崔颢《黄鹤楼》诗竟然如此倾服,那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张发安 (秋叶红也)男 1938年生,四川省巴中市人。《中华诗词论坛》纵议员,重庆市作协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