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药没有精确的靶点,几千种成分在一副中药里面每一种的浓度极低,很难达到有效的直接杀灭病毒的作用。 而那些根本不懂中医的中药研究者,天真地把中药和西药摆在一起,结果还真的有惊人的发现!双黄连可以抑制病毒! 我的母亲,一个有农民她都知道,用碳酸氢铵给棉花施肥时,必须少量多次,否则棉花会被熏死。就拿氯化钠来说,没毒性吧?但只要浓度足够高,可以抑制任何细菌,老百姓都知道,用腌制来保存肉食就是这么来的。 病毒不能自我复制,培养病毒需要先成功培养病毒依赖的细胞。双黄连的浓度高到一定程度,会直接把培养瓶里面的细胞杀死,病毒的复制基础没了。高浓度的双黄连也可能可以抑制病毒,按照这个浓度给人体服用的剂量应该是一天好几箱吧。 复方中药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关键机制不在于抗病毒,而在于广泛地调节人在病毒感染后的两种能力。 第一,提高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病原微生物侵入了体内,机体首先以剿灭为目的。中药复方不是采取直接杀灭,而是通过刺激、调节T细胞、B细胞等淋巴细胞,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和肠道内环境产生新的效应因子,提高机体清除能力。这种表现在虚证的治疗中表现明显,比如透脓散,用比较大剂量的补气药黄芪,就是例证。 第二,提高机体的抗打击能力。病原微生物进来了,身体会发起免疫攻击,攻击的冲锋号是由第一批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的免疫细胞或者非免疫细胞吹响,冲锋号的传播由细胞因子来完成。细胞因子有两百多种,颗粒小,传递速度快,会促进身体的白细胞产生增多、白细胞向病灶区的血管外移动、病灶区的毛细血管壁门户大开,剿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由于血浆的渗漏会出现明显的水肿。 身体的很多部位可以随便肿,肿大到两倍甚至三倍都不会死人,比如丝虫病导致的下肢橡皮肿。 但有些地方不能随便肿,特别是有容量限制的地方,比如心包、大脑、肺脏,一旦出现少许水肿都特别危险。病毒性肺炎的特征是肺部广泛感染、水肿,一旦水肿严重,出现“白肺”,就麻烦了。 复方中药在这时就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无数的论文研究发现各种辨证施治的复方可以对炎症因子(其实就是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过高的可以降低,过低的可以升高,大家有空可以去查一下中国知网的论文,很多很多。 首先申明,我不是酒鬼,但喜欢品尝好的白酒。喝过酒都知道,空腹喝酒很容易醉,酒精的毒性显现快,吃饱饭再喝一样多的酒就不容易醉了,因为胃排空的减慢使我们的肝脏能赶得上解毒的需要。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毒力强,类似于空腹喝劣质酒,毒性强,容易诱发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也就是细胞因子风暴,渗出、水肿、出血、休克,直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中药复方中的几千种成分,我们不知道哪个对哪个炎症因子有效,但老祖宗的经验就是只要你辨证准确就能救人,宣肺(让人出汗)、通腑(通大便)、清热解读(双黄连等)、补气(人参汤)、祛湿(藿香正气散),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证、不同的经验来制定,缓冲第一次、第二次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对肺部病灶的过度攻击,肺部能留下一口气,多挨一天就能活下来。 敲黑板,重点来了!中药复方的治疗作用要等你有病了、能够辨证了才有用,特别是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没有热毒证的人用了反而伤害脾胃,千万不要排队购买、乱用。 有人说我一定要用一点中药,用了心里舒服一点,怎么办?只建议用少量的扶正补气,不建议多用。适当休息比吃补药更有用,“吃人参不如睡午觉”。 复方中药的抗病毒效果不确定,怎么预防?中药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运用,预防也是一样。老祖宗早就说过了——隔离,包括戴口罩,从秦汉到明清,可以引经据典很多文字,这里就省略一万字。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活人,虽然不排除很少中药的特殊受体激活剂或者拮抗剂,比如麻黄的β受体兴奋作用,但辨证论治是重点,拆分的细胞根本不能代表活人。用非缺乏中医的思维来研究中药复方的专家,求求您,放过我们中医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