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部痤疮的治疗——分清标本缓急

 中医李超 2020-02-08

       饮食喜热,食冷不舒,当属脾胃阳气不足;脾胃阳气不足而又便秘,则便秘不应该是实火秘结,而是与脾胃运转无力有关;大便秘结则胃火不降,中焦脾胃不枢,则胆火上炎,故而导致面部好发痤疮。既有上焦面部火热,又有中焦脾阳不足,疾病寒热错杂。

       其实,临床很多痤疮都属于这种情况,后学愚钝在最初接诊这些患者时,常想标本兼治,既温阳健脾治疗中焦脾阳不足,又清热降火治疗上焦火热,想法很好,疗效却差。因为大多患者最在意的是面部痤疮能不能很快的消除,所谓标本兼治面面俱到的疗法,却是面面不到,取效甚慢,疗效不佳,患者会疑惑大夫的水平,医生也会怀疑自己能力。后读《伤寒论》“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用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表里通病是如此,寒热错杂的痤疮治疗亦是如此,当知病人之所苦,疾病之所急,对于痤疮多发红肿甚至化脓,当以清降上焦火热为急,稍固护中焦即可,不可大量苦寒与大量辛温同用,如此则杂乱无章。

       这个患者也是这样,既有胆火上炎又有大便秘结,则选方以大柴胡汤为主,加连翘清热解毒、丹皮清血分热等,具体处方如下:
连翘   赤小豆   金银花   丹皮

赤芍   北柴胡   生黄芩   枳实

党参   法半夏   炙甘草   大枣

钩藤   生大黄(生姜自备5片)

       服药后,面部痤疮明显改善,大便微溏,则不应用生大黄泻热通腑,上方去金银花、赤芍、生大黄、赤小豆、生姜,加干姜、苍术、陈皮、当归等继续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