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NA复制的起始机制

 lcy1971 2020-02-08

复制子模型的提出者,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cois Jacob)是法国细菌遗传学家,分子生物学奠基人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操纵子模型,为此荣获196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弗朗索瓦·雅各布。引自诺贝尔基金会档案

虽然不同生物中的复制基因和起始蛋白等会有很大差异,但DNA复制的起始过程都符合识别复制起点-加载解旋酶-组装复制体这个基本程序。

复制起点的识别由起始蛋白负责。细菌的起始蛋白是DnaA,含有HTH(螺旋-转角-螺旋)DNA结合结构域和AAA +(与多种细胞活性相关的ATPase)结构域。与之相应,复制起点(oriC)中含有多个DnaA box,可以被HTH结构域识别并结合。DUE是DNA解链元件(DNA unwinding element),富含AT,易于打开双螺旋结构。DnaA-trios是三联体重复序列,可与DnaA的AAA +结构域相互作用,有助于解链。

细菌的复制起点识别。PLoS Genet. 2019

对于DnaA与oriC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目前有不同的模型,如two-state model与loop-back model。总之,二者的相互作用使DUE区解链,然后才能将解旋酶(DnaB)募集到单链DNA上,进入第二阶段。

真核生物的起始蛋白是起点识别复合物(ORC),由6个亚基(Orc1-6)构成。此外,还有辅助因子Cdc6和Cdt1。复合物中具有类似原核起始蛋白的AAA+与WH(winged helix,有翼螺旋)结构域,后者具有DNA结合功能。

不同物种的ORC结构。Curr Opin Struct Biol. 2018

真核生物的复制起点称为自主复制序列(ARS),其中包含一个保守的ARS共识序列ACS。ORC通过AAA +域的起始蛋白特异性基序(ISM)与DNA的磷酸核糖骨架结合,WH域通过一个进入DNA大沟的β-发夹motif结合DNA。这些作用在DNA离开ORC的中央通道时使其弯曲,有助于解旋酶Mcm2-7的装载。

ORC与真核复制起点的识别。Curr Opin Struct Biol. 2019

在DNA复制过程中解开双螺旋结构的酶称为复制解旋酶(replicative helicase),本文中简称为解旋酶。它通过ATP水解提供能量,断裂双链间的氢键。原核生物的解旋酶是DnaB,真核生物是Mcm2-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微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物。

两类解旋酶都由两个六聚体环构成,DNA从环中穿过。解旋酶结合到DNA上的过程称为加载(load)。原核生物的解旋酶是以活性形式加载的,结合在单链DNA上;真核解旋酶以非活性形式加载到双链DNA上,要下一阶段才会被激活。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解旋酶加载。Nucleus. 2016

在G1期的早期,ORC将CDC6和CDT1募集到复制起点,随后加载MCM2-7,再将CDC6和CDT1从染色质中释放出来,以防止MCM2-7重新加载,保证每个细胞周期只复制一次。在S期, CDC45和DNA复制复合物Go-Ichi-Ni-San(GINS)与MCM2-7六聚体结合形成CDC45 / MCM2-7 / GINS(CMG)复合物,激活MCM的解旋酶活性。

真核生物中DNA复制的起始。Crit Rev Biochem Mol Biol. 2017

在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蛋白,它们组合成一个庞大、复杂的复合体,称为复制体。复制体的核心是解旋酶,沿着单链DNA(ssDNA)移动,不断解开双链。

病毒、细菌与真核生物的复制体。Biophys Rev. 2019

新生的ssDNA需要与某种蛋白结合,以防重新生成双链或降解等。这种蛋白在细菌中称为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SSB),在T7噬菌体中称为基因产物2.5(gene product 2.5,gp2.5),在真核生物中称为复制蛋白A(replication protein A,RPA)。有时也将其统称为SSB。

除了保护ssDNA外,SSB还可以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例如在复制叉因意外而停滞时,RPA会被磷酸化,然后募集修复因子,从而稳定复制叉。这种机制的异常会导致复制叉容易崩溃,增加突变率。

RPA磷酸化保护复制叉稳定性。J Cell Biol. 2014

Primase是引发酶,用于合成RNA引物。T7噬菌体的引发酶是gp4,引物由2-4个核糖核苷酸组成。大肠杆菌引发酶是DnaG,合成26–29 个核苷酸的RNA引物。

真核生物的引物约9-11个核苷酸,引发酶由DNA聚合酶α(Polα)“兼任”。Polα是高度保守的异四聚体复合物,具有两个催化活性:最小的p48亚基(Pri1)中的具有primase活性,最大的p180亚基(Pol1)具有聚合酶活性,另外两个亚基是调节亚基。关于各种聚合酶的具体作用将在下一篇文章讨论。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最初被称为DNA滑动夹(DNA sliding clamp),认为它的作用是提高聚合酶的效率。随后的研究表明,它可与多种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参与多种代谢途径,包括DNA的复制与修复、DNA甲基化、染色质重塑和细胞周期调控等。

PCNA介导聚合酶转换绕过复制障碍。Biophys Rev. 2019

Langston等人提出了一种机制,解释复制体如何绕过模板上的障碍进行复制。在此途径中,遇到障碍的Polε会失速并与DNA和PCNA解离,PCNA募集低保真的竞争性跨障碍合成(TLS)聚合酶,从而合成跨障碍的核苷酸。同时,Polε通过与GINS相互作用保留在复制叉上,通过障碍后再替换TLS聚合酶,继续正常复制。

参考文献:

  1. Babatunde Ekundayo, et al. Origins of DNA replication. PLoS Genet. 2019 Sep 12;15(9):e1008320.

  2. Kin Fan On, et al. A structural view of the initiators for chromosome replication. Curr Opin Struct Biol. 2018 Dec;53:131-139.

  3. Franziska Bleichert. Mechanisms of replication origin licensing: a structural perspective. Curr Opin Struct Biol. 2019 Dec;59:195-204.

  4. Charanya Kumar, et al. Eukaryotic replication origins: Strength in flexibility. Nucleus. 2016 May 3;7(3):292-300.

  5. Matthew W Parker, et al. Mechanisms and regulation of DNA replication initiation in eukaryotes. Crit Rev Biochem Mol Biol. 2017 Apr;52(2):107-144.

  6. Stefan H Mueller, et al. When proteins play tag: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replisome. Biophys Rev. 2019 Jul 4;11(4):641-651.

  7. Anar K Murphy, et al. Phosphorylated RPA recruits PALB2 to stalled DNA replication forks to facilitate fork recovery. J Cell Biol. 2014 Aug 18;206(4):493-50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