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重拾书本?

 超级家庭书房 2020-02-08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见字如面!

眨眼之间,一周的时间匆匆而过,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周时间里,您们都忙些什么呢?

在靖边县超级家庭书房家庭教育论坛第二讲的时间到来之际,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重拾书本?

有一件事情,一直让我老婆感觉很无奈,就是她在汇美春天的化妆品店里或者其它公共场合读书的时候,总会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然后打探性地问“你在准备参加什么考试吗?”她总会微笑,然后礼貌性地回答“不是,我读的是自己的喜欢的书”。那些问她的人也会乏味而无趣地离开。

不仅是我老婆,我也曾多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最近一次是前段时间,我儿子高烧不退,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医院住院输液,在陪儿子输液的时候,我随身带着那几天正读的废寝忘食的一本书——《终身成长》,连续几天,也给孩子输液的家长总会凑过来问:“你看的什么书?在准备参加什么考试吗?”我总会耐心地把书的封面翻过来,然后坚定地说:“不是,我读的是自己喜欢的书。”听了我的话,每一次来问的家长都会无趣地返回孩子的病床,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

书中的宝藏要远远的多于金银岛上海盗的宝藏。

除此之外,自从我大学毕业返回靖边后,我在一些公共场合看到大家读的最多的书就是《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恰巧这两天,那些“读书人”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因为靖边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招80名公益性岗位协管员,待遇是2500元/月。报名地点就在我们楼下的老年活动中心,因此我特意去现场看了一下报名情况,现场真的是人挤人,被双手抱着报名资料的求职者围的水泄不通。

本来国家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为未就业的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依靠这个考试,那么这将会成为很多人的灾难。不管怎么说,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当官”,政府部门的用人容量毕竟有限,这样的机会和平台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一部分人来讲,“名落孙山”可能是能力问题,但是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讲就是运气问题,因为你苦苦寻求的职位恰恰是不适合你的。所以,既然选择回家乡发展,我认为就应该“百花齐放”,挖掘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情,既会成就自己,也能为家乡的发展增砖添瓦。

如果你只是阅读每一个人都在阅读的书,那么,你只能像他们一样思考。

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应试教育”,我们的所有努力都要靠“成绩”说话,即使我们拥有一些特殊的才艺和能力,如果不能名正言顺的转化为“成绩”,我们很难获得认可。事实上,为了获得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好成绩”,我们很难再挤出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其它方面的才能,因为学校的应试教育挤压掉了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从阅读的角度讲,语文的文学性阅读基本霸占了我们所有的课外读书时间,我们很难有时间接触应试教育不需要但是生存需要的训练和磨练。换句话说,我们从小生活在寻求被别人认可的环境里,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有在得到别人认可的条件下,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一切都会被边缘化。

从根源上讲,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从“农耕时代”走来,我们经济的源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也就是说,任何一家人都可以独立完成所有的种植和生产工作。老子曾经写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小农经济”这种封闭经济体的典型写照。我从小生长在农村,现在又在农村工作,对这一点的认识和感触特别深。从过年来讲,城里人需要置办年货,但是农村人的炸糕、豆腐、粉条、麻花、月饼等都可以自己做,并且每家每户都会做,根本不需要相互合作。因此,这种封闭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决定了我们意识的封闭性,虽然现在社会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但是由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同步性导致我们的思想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小县城,大多数家长最认可也最荣耀的工作就是在政府部门的“一官半职”,除此之外的工作,还是很难获得认可和支持,在艰难起步阶段更是如此。

也许,我们的童年没有什么日子会比我们和一本喜欢的书呆在一起更加丰盛。

再退一步讲,中国知识分子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并不高:“穷书生”、“酸秀才”、“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些古语从某方面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读书人一生都在考取功名。“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也是读书人改变身份和命运的一个渠道。读书人通过考试获取功名后,身份一下子转变了,经济和社会地位瞬间提高。有这样的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虐中混沌度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其实中国人也不是不读书,只是中国人认为书应该由“书生”去读,书应该在学校读,当一个人的身份发生转变,或者生活的环境发生改变,那么他就会和书划清界线,再也不愿意拿起书本。

阅读是我们走遍世界的通行证。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那样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我国这个东方古国、发展中的大国已经成为不确定的世界洋流中稳定的灯塔。 

十九大明确提出“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事实上,也是如此,最后一批农耕人都在渐渐地老去即使他们还想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可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而他们的子女也都离开了他们曾经依赖的土地,准备在城市里安家落户。可是,我们为了生存,谁也离不开土地,所以农村正在发展集体经济,而耕作方式也在从个体耕作向大型的机械化耕作发展。

除非我们彼此支持与帮助,否则,我们永远都不会飞的更高。

封闭的小农经济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我们迎来的是合作共赢的新时代。

我们需要的不能仅仅局限在“温饱问题”上,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根本无法满足我们的发展需求。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需要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重新布局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 

因此,我们要选择重拾书本。从根源上讲,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变:

认识你自己是一切智慧的起点。

1.转变身份,改变自我认知

我在前面说过,我们从农耕时代走来,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应试教育,我们生活在“被别人认可的环境和世界里”,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从这种环境中解脱出来,我们要转变身份,改变自我认知,我们要获得自我的认可。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只靠考试来证明自己,我们要倾听自己的“心声”,选择去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我不是否定应试教育,更不是否定学校教育,恰恰相反,它们是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考试”只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只是我们个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甚至我们国家的教育也只是我们个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面向全球,甚至是整个宇宙,汲取精华,汲取力量,从而促进我们个人的提升和发展,激发我们个人的潜能。

但是,做这样的事情需要耐心、胆识、勇气和力量,而我们需要的这些耐心、胆识、勇气和力量需要我们靠重拾书本获取。

独处,发现自己,认识到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以及你如何得到它。停止盲从别人,开始引领自己。

2.重塑自我,做真实的自己。

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愿意。因此,我们要勇敢地剔除个人身上守旧的、不适合发展的因素,要重塑自我,也就是不断摧毁“昨天的我”,甚至“今天的我”,然后型塑出那个完全不同的“明天的我”,这样,我们才有希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任何一个人要靠自己认识自己是很难的,我们需要利用别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当我们和写书的人通过文字交流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哪些是自己应该坚持的,哪些是自己应该放弃的,最终会塑造出真实的自己,因此,我们需要重拾书本。

3.积极探索,相信人生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人生不是单行道,很多人都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得了成功,比如乔丹靠篮球、比尔·盖茨靠微软、马云靠电商、俞敏洪靠教育……这一点,在“美国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也要拥有自己的梦想,然后,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得成功。近几年,我们也在不断地谈论“中国梦”,而中国梦是一个大梦,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把这个梦细化或者分解,争取让每一个人都肩负自己的梦想和使命,这样,更有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所以,一定要积极探索,相信人生的多元性和各种可能性,绝对不要轻易的否定自己。探索人生可能性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拾书本”,因为人类可以透过书本,在数小时之内体验一个人的一生。

4.建立以“原则”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摆布,我们要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我们参加工作,但工作只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建立家庭,但家庭也只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工作、家庭、人际交往等共同构成了我们完整的人生,我把这个完整的人生叫做“生命之轮”,而运转生命之轮需要原则。这些原则来自何处?来自成功的人,我们获取指导他们成功的原则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他们写的书,因为有的人已经久久的沉睡,我们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即使是那些活着的人,我们也很难获取直接向他们学习的机会。不过,透过书本就可以,那些真正站在巅峰的人是非常乐意分享自己智慧的一类人。因此,重拾书本,向大师学习,永远都是一项永不折旧的投资! 

5.建立自己需要的高层次人际关系

书是什么?我认为书就是人,我们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就是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叔本华曾说“在这个世界上,不值得与之交谈的人比比皆是”。其实,书也一样,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读书必须要精挑细选,选择那些真正能帮助我们的书。我在打造“超级家庭书房”时候,坚持的就是“更少,但更好”的设计总原则,也就是说,只要是超级家庭书房给大家推荐的书,每一本都是精品,你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你需要那一类型的书籍。比如,人物传记《终结者:施瓦辛格自传》、《贝利:足球之美》、《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泰森:永不后退》……,这些人不是说我们说好他就好,我们说不好他就不好,而是不管我们说好还是不好,他们就在那里,可以说,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是站在巅峰的人。我们必须要向他们学习。当然,学习不是模仿,不是说我们学习贝利,我们的足球就会像贝利一样踢得好,而是我们学习他做一件事情的方法,以及他在做事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决心和意志:

1950年,万众瞩目的世界杯,巴西失利了,全国陷入了悲痛之中,父亲在客厅里哭泣。一个小男孩擦干眼泪,走回客厅,把手放在父亲胳膊上,心怀一种深刻而坚定的信念“没关系的,爸,”他对父亲说到,“有一天,我发誓,我会给你赢一个世界杯。”那一年,他才9岁。

他说到做到,1958年,他为巴西赢回了世界杯。他跑过草地,别笑别喊“我要告诉爸爸!我要告诉爸爸!”似乎想让每个人都听得见。那一年,他才17岁。

精彩继续上演,他为父亲和巴西赢回了一届又一届的世界杯冠军。

所以说,选书,第一步必须先选人。如果人选错了,那么书肯定也对不了,如果人选对了,那书十有八九错不了。所以我们选择重拾书本,也就是选择重新建立高层次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选择和这些伟大的人物进行直接的接触,而不是听别人解读,因为除了你,谁都无法触摸他们的灵魂。换句话说,不要去读别人解读伟人的书,他们境界和格局都不够资格。

上面我从根源上探讨了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重拾书本,认知的突破会带来行动的改变,行动的改变反过来又会促进认知的突破。下面我再谈五点我们选择重拾书本应该采取的行动:

1.采取3%自我投资法则

没有投资,就不会发展,没有投资,只能随波逐流,个人和组织都一样。从今天开始进行投资,也就是把家庭总收入的3%用于个人提升与发展的投资,绝对不能吝啬。哪怕你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0元钱,你也要拿出三块钱用来提升自己。买上一个笔记本一支笔,然后写下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以及需要采取的行动,你的人生肯定会发生改变。当然,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天的收入都不止100元,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要进行长期稳定的投资。对于我来讲,平均每个月200元钱的买书资金是雷打不动的投资。人生就是如此有趣,当你愿意为自己投资,你就会发生改变,你会变得更好,当你变得更好,你赚的就会越多,当你赚的越多,你为自己的投资也就越多,你会变得更加优秀,反之亦然。

2.打造“超级家庭书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什么是“超级家庭书房”?,它是一个人或组织学习、交流和反馈平台,也是一种个人和组织的思考方式。打造的形式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原则和灵魂恒古不变:激发潜能,“唤醒心中沉睡的力量”,这是超级家庭书房的使命,也是每一个人和组织的使命。党中央和国家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个人认为从我们国家内部讲,从我们家庭内部讲,“夫妻关系”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粒纽扣,只有扣好第一粒纽扣,我们才能真正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因为夫妻是一个家庭的脊梁,只有他俩能真正地挺直自己的脊梁,才有可能打造好超级家庭书房,而只有一个家庭形成良好的自我提升氛围,它才有可能与其它家庭建立健康的社交互助关系。所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触手可及的使命,因为家是它存在的根源。

3.建立“汽车大学”

从现在起,汽车不再是你享受生活的安乐窝,它应该变成你梦寐以求的世界顶级大学,打开车门就像你推开教室的门一样,你应该把世界上最好的视频和音频课程放在车上学习。如果你真的愿意采取这个行动,在不久的将来,你将获得世界上最好大学的博士学位,你一生可以获取全世界所有顶级大学的博士学位。记住,永远都不要和学习谈条件,如果你和学习谈条件,只能说明你还很无知;记住,只要热爱学习,校内校外都一样,只要有能力,有证没证都一样。

4.设计你的人生

我在前面说过“我们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摆布,我们要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这不是设想,而是行动。我认为我们在获取正向自我认可的基础上,一定要发现那个真实的自己,然后设计和建设自己不可替代的人生。当然,我不是说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无所欲为,恰恰相反,为了生存,为了谋生,我们必须得干那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为了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好,我们也必须得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内心的渴望,记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你能持久的行动,你梦想的一切终究会如你所愿。

5.独立思考,积极反馈

保持真实而中立地观察,保持客观而独立的思考”,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因为只有独立思考,才可能产生原创性的东西,只有独立思考,你才可能获得突破。记住,一个人地思考水平与他的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有的人年近古稀,他的思考力还不如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另外,在汲取的时候,要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坚信你的声音可以改变世界,永远永远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改变世界的机会!

从今天开始!

各位家长,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重拾书本?我希望大家在听了我的分享以后能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也希望你们能真正的采取行动。

每件事,

都需要你做出选择;

请记住:

你做出的选择,

最终塑造出了你!

2018年5月15日完成于超级家庭书房

声明:本文纯属个人探索式学习的探讨,发表后供大家阅读也是希望大家对相关的问题发表意见,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不代表其他任何个人和组织的意见,特此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