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病、痛苦、死亡,人类与病魔的斗争史

 wenxuefeng360 2020-02-09

疫情当前,恍然如梦。

人类从来都是这么的渺小,死亡随时都会袭来。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充满了黑暗、曲折、疼痛。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

我们未曾胜利,但我们永不服输。

假如你热爱生活,珍惜健康,你应该读一读这几本书。毕竟,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人命关天。

01

《世纪的哭泣》

每次这种疫情的发生我们都能看到诸天神佛,也能看到群魔乱舞,可怕的并不是病毒,可怕的是人心。

艾滋病,为什么会在美国流行?

为什么在这场灾难中,时间就是生命?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呈现给大家,在阅读过程中,你将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获得性免疫综合征(AIDS)是如何在美国发现并扩散的,从中你将看到影响艾滋病的大量事件及各种人物,尤其是政府部门、医疗及研究机构、同性恋组织、媒体中的个体。它在以大量事实刻画人类的懦弱、绝望、自私、贪婪的同时,也以精彩的细节呈现了人类在死亡危机时的勇气、进取、无私、悲悯。

02

《逼近的瘟疫》

“不管高不高兴,我们吃也被吃。”

“我们若不学着一起生存,那就只有一起死亡。”

在这本如惊悚小说一般让人紧张不已的纪实作品中,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口吻告诉大家:人类在与瘟疫的战争中打了败仗。

反观此书问世的几十年间,艾滋病已从非洲和美国爆发,逐步蔓延到全世界;一度被消灭的疟疾又在热带地区死灰复燃,杀伤力超过以住;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卷土重来,以惊人的速度感染新的人群;SA RS曾在几个月间肆虐于中国大地,吞噬了许多鲜活的生命;禽流感连续多年在世界各地此伏彼起,不断传来死人的消息……事实说明,作者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03

《病毒星球》

病毒带给我们死亡与伤痛,也带给我们生命与未来。

人类在本质上不过是一堆不断混合、闪转腾挪的DNA,8%的片段还是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本书讲述了科学家近来如何揭开病毒身上隐藏的惊天秘密……从普通感冒到巨型病毒,这是一本让人着迷、发人深省的病毒科普读物。

这本书会让你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

04

《血疫》

你永远无法知道生命何时灭绝。

这是一本“人命关天”的书,书中普雷斯顿采访1967-1993年间大量埃博拉病毒亲历者,再现人类历史上病毒灾难来袭的真实场景。

艾滋病、SARS、埃博拉、寨卡,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这不只是一个病毒的故事, 它关系着人类的无知、贪婪、勇气和牺牲,以及面对大自然时的敬畏。真实,远比想象更惊悚。

05

《众病之王》

我们被迫不停的奔跑,只是为了保持留在原地。

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同时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

06

《病玫瑰》

本书有点重口味,谨慎选读。

书中收录了自18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354幅珍贵医学绘画,集中展现了前彩色摄影时代医学图像的科学与艺术成就,更是回顾了一段令人难忘的人类疾病抗争史。

医学史学者巴奈特整理出10种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流行病科学绘画,结合历史地图、信息图表,以及当代的个案笔记,揭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在工业革命的波涛汹涌和文艺运动的五彩纷呈面前,对疾病、痛苦,乃至死亡的恐惧与痴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