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前贤验案带来的思考 王东海 萧琢如,名伯章,民国时湖南湘乡人。1912年迁往长沙,曾任翔仁医院院长。自幼随父萧瑞器学习传统医学,著有《喉科要义》、《遯园医案》等。 《遯园医案》中记录有萧瑞器老先生的一则医案。见下图: 这则医案用药思路完全吻合治疗原则“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指导精神。医者把握住“喉痛可进饭粒难饮水、脉沉缓无神、舌苔灰白而滑”的要点,辩证为阴寒,治以辛热扶阳之剂大效,倒也不会很让人诧异。 最有价值的是萧琢如老先生在医案后面的说明:前清光绪癸未甲申间,吾乡数十百里内,多患阴寒白喉。他医率用表散或清滋,十不一治。家严独得其秘,每用通脉四逆汤凑效……伯章自行医以来,经验他种白喉极多,独于以上阴寒剧症,未曾一见…… 癸未甲申间,就是时间在癸未年末、甲申年初这段时间里,可以查到是公元1883年末到1884年初。根据中医理论运气学说可以知道:癸未年是火运不及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这一年年末寒湿重、阳气微是非常显然的!没有掌握运气学,但辩证论治厉害的医家仍能做出精准判断。所谓“英雄略同”、“殊途同归”。这一次疫病,捣乱的邪气是太阳寒水应寒太过。 为什么别的医生都是用表散和清滋的药?是因为1883年前都是处于火燥的大气候环境中,经验和习惯思维使然。 此案被何廉臣收录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何老先生在案后写的按语也极有价值:阴寒白喉,患之者多属阳虚,虽少所见,然亦未尝无其症。前清归安名医包岩曰:白喉混称也,其中有阴虚,有阳虚…… 这说明何老先生也是同萧琢如老先生一样,也极少遇到阳虚阴寒白喉症,二位老先生同时代,故所见遇病症仿佛。但何氏知道与萧瑞器老先生同时代的他的前辈名医包岩遇到过,治疗过。 萧伯章先生是说他父亲当年独辟蹊径,用迥异常医的思路治疗当时的寒性白喉病。而他自己行医多年,治疗的都是别种情况的喉病,这种寒性白喉,见都没有见过一次。他父亲是一方良医,但他若执泥他父亲的方药,则是误尽苍生!好在他能精确的把握病情真迹,知道自己遇上的不是他父亲当年的那种情况。何廉臣也是如此,知道前辈有这妙法,但他自己在临床实践中极少使用此法,而是别有思路。 大环境气候变化,治疗思路也应跟着变化,而不是一味跟着前人走,这才是明医。 上面这则医案中涉及的疫情是太阳寒水为患,而我们当前民病情况,根源于2019年是己亥年,年运:土运不及,少阳相火在泉。也就是说少阳相火为患,治疗上总宜清相火之旺,用药宜清凉滋润;若兼有太阴土脏之寒湿,再兼虑之。 附一简案证之—— 笔者近期前后三文,加上12年前的《大中医观与祛病延年》一文,亲爱的读者,你是否由此窥得了学习传统中医的一星半点门径? 注: 1、唐代王冰注解《黄帝内经.素问》时说过至理名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通脉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附子一大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功效:回阳通脉。主治:少阴证,阴盛格阳证。 3、运气学入门教材:权以经的《五运六气学详解与运用》。精求学习教材:王冰的《天元玉册》。 《大中医观与祛病延年》一文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