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人物|村里吵架最厉害的老奶奶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2-09

老奶奶是村里最老的老人了,活了90多岁。最早她住在我们祖屋的老房子里,所谓的祖屋就是我爷爷这辈几个兄弟共住的老房子,全是土砖,屋柱子是木头。等我懂事起,这个房子经常漏雨,有些墙壁能看到雨水渗漏的痕迹,像是小孩子尿裤子一样湿了一片,并且出现了裂缝。

乡村人物|村里吵架最厉害的老奶奶

老房子目前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等到后来房子已经彻底成为危房,她就搬到小儿子家住,小儿子在我们镇上开了一个药铺。老了,三个儿子就轮流伺候。

那时候,老奶奶还经常串门,大家看她老了,也乐意送她点东西。谁家今天摘了豆角,谁家又新收了南瓜,都会给她一点。然后,她就着这点蔬菜可以吃上很久。至今我劝父亲不要吃隔夜菜时,他总是反驳我:“你老奶奶人家天天吃馊菜,照样活到90多岁。”

我很清楚地记得,一个辣阳高照的夏日午后,老奶奶用一块湿毛巾遮住头,从路上拖了一棵树回家。树已经晒干,但很粗,老奶奶佝偻着身子,像只小蚂蚁,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树干,一步一步挪着,艰难地把树拖回了家,然后砍成柴烧。

很小的时候,可以见识老奶奶与别人吵架,我一直都觉得她的吵架可以当成教科书,很多人都吵不过她,她不但嗓门大,而且逻辑强,最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然后集中火力猛攻,打得对方还不了嘴。

等对方鸣金收兵后,她也不再追击。搬张椅子坐在门口,低头做布鞋。她的布鞋软而舒适,用的料都很简单:草席、碎布、米汤、针线。时不时地喊我一声:“来,解吧,帮我穿根针。”

“解吧”是她对我的称呼,相当于“解伢子”的意思,这个名字只有她叫过,其他人都没叫。每次我都乐呵呵地跑过去,穿完针他就会夸我懂事,懂礼貌,以后肯定会有出息。然后我就去帮她劈个柴,或者挑担水。夏天父亲和母亲忙到很晚,有时候我就搬张躺椅坐在坪里乘凉,我给她扇扇子,她就跟我讲日本鬼子进村的故事:

“那时候毛虫都大拇指这么大一条,我们趴在对面山里,这些大毛虫从我们身上爬过,或者挂在眼前,谁都不敢作声,也不敢动,该死的……”“该死的”是她的口头禅,与当今的“额滴神啊”是一个意思。

由于她好斗,村里很多人都觉得她太强势,不喜欢她,她三个儿媳妇也不喜欢她,也没人能吵得过她。偶尔我帮她做点事,她会打开罐子,摸出几颗已经融化了的糖给我吃。母亲担心她有病会传染给我,所以事后知道总是说让我别吃她家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