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伤寒:二陈汤中乌梅功效新解

 云深易医 2022-11-04 发布于江苏

二陈汤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组成为: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150克白茯苓90克 甘草(炙)45克。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
对于二陈汤中加入乌梅一药,历来的理解各有不同,有收敛肺气之说,有缓解半夏过于发散之说,有防止半夏、陈皮伤阴之说,等等,不一而足。
但细想一下,以上几种说法并不能自圆其说。
如果乌梅在此方取其敛肺之功,那么收敛肺气也容易引起生津,而津多易生痰湿,似与此祛痰目的相矛盾。
如果说是为了缓解半夏过于发散之忧,那么同为祛痰方剂的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等中同样重用半夏,为何没用乌梅呢?怎么就不怕半夏发散了呢?
如果是为了防止半夏、陈皮伤阴,那么补阴之药不可谓不多,为何单单选用有收涩功效的乌梅呢?
笔者认为,此处用乌梅,必有其特殊作用,至少其妙处体现在哪里,这里存在一个理解方式问题。
对于很多名方经方的妙处,如果单单从药物的性味归经等方面去思考,则很难理解。毕竟方剂是为治病服务的,很多时候还是要结合具体的病性、病理来思考和寻找。
针对二陈汤而言,其作用无非是为祛痰而设的。我们不妨围绕祛痰来寻找思考一下。
痰湿之性,缠绵、重着、粘滞。就如日常生活中的胶水、酱膏、油污之类的东西,粘稠而难以清除。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用过牙膏、胶水,吃过各种的沙拉酱和挤过牛奶吧,如下图:
 

所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挤、压、拧、捏等动作,无不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即是将其中的液体给排出来。
这些液体不就是我们体内的痰湿吗?
这些挤、压、拧、捏的动作,不就是乌梅的敛涩作用吗?
乌梅具有敛涩功效,敛涩就是一种挤压,所以二陈汤中使用乌梅,其实就是为了对体内痰湿起到挤压的一种作用,这一作用不但能使粘稠的痰湿活动开来,不再粘在原处不动,而且同时还能配合半夏、陈皮将其快速清除、搬运出体外。
以自然为师,向生活学习,不止是中医,任何学科都应该到生活和自然中去攫取智慧和灵感。
这也许是圣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另一种说法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