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园林花树,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关陇之 2020-02-09

明 (传 赵令穰) 陶潜赏菊图

吾毕生之愿,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花草,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俱见烟水平桥。

——郑板桥

明 仇英 竹梧消夏图

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说:檐前老树一株,浓荫复窗,人面俱绿。进门,折东曲折而入,叠石成山,亭在土山之巅,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

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明 仇英 翠溪雅集

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明 文徵明 古树茅堂图

中国山水画

以自然山水、风景为主题

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表现

表达了文人士大夫

对理想天地的追求与向往

在中国历史上

画家参与造园历史悠久

许多重要的造园理论著作也都出于画家之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画论即造园论

明-沈周-东庄图册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创作方法

丰富了造园艺术

也丰富了植物配植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中常依画理取裁植物景观

选择具文化内涵的植物

表达园主的思想感情

清-燕寝怡情图,牡丹

清-燕寝怡情图,芭蕉,石竹,荷花,竹子

清-燕寝怡情图,牡丹,桂花

园林景观植物设计艺术

也最能体现

造园者的内心世界

文震亨《长物志》

李渔《闲情偶寄》

等文人笔记

皆辟有园林花木专篇

以讨论其经营与观赏之道

其中不乏对园林花木

的品评与玩味

明 仇英 汉宫仕女图

明-杜堇-仕女图,松

仇英 花园景色册 芭蕉 白鹭

芭蕉对窗景

插柳沿堤,栽梅绕屋

梧阴匝地,槐荫当庭……

中国古代画作中对园林四时的描绘尤为精妙

这些论述都有着极强的操作意义

以现存的江南园林参详,亦高度吻合

明-十八学士图 盆栽

明-十八学士图  山茶花  柏树

私家园林

受到文人画的直接影响,

更重诗话情趣,意境创造,

贵于含蓄蘊藉,

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

园景园林景物营造

基调则是自然的

寄托着园主人超然世外

返璞归真的情感,

而其中的花草树木

则象征着自然中的勃勃生机

在园林环境中

寓藏着丰富的精神世界,

明-十八学士图

明-十八学士图

明-十八学士图,松树庇荫

根据现存下来的园林绘画对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发现:

果实不特可收获和观赏,兼可引诱善歌的鸟类;花木之名不特可区分类别,兼可应和诗情画意;落叶及变叶植物,不特可提示季相变化,兼可配置色彩构成。

明-杜堇-仕女图

明 杜堇 聽琴圖 絹本設色

清 禹之鼎 牟司马相图

明人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此时可以诗,可以画,而正恐诗不尽言,画不尽意。

园林,上升为一种意象,成为人们生命的最佳载体。

明 文徵明 长林消夏图

明 文徴明 琴鹤图轴 梧桐,松树,芭蕉,竹子

明-仇英-宫女图  蕉桐

先贤道: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

园林花树对于中国人而言,除却本身物质空间的属性外,更是一种足以栖心的精神家园。

天地大道,在花树,在池渊,在庭院泉石,皆有其道。而参透奥秘者,必是心清如寒泉,神凝似孤云之人。而有此雅致者,方能得其真趣。

明 文征明 1545年作 山居图 绢本

明 文徵明 竹林深处图



末俗以繁华相尚

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惜吾不及古人

吾谁与玩此芳草

抱蒲堂主人

堂主微信号:jybxl6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