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这些健康理念陪你快乐过鼠年 | 2020年春节专题系列之一

 读书作乐 2020-02-10

适度饮食  注重卫生


科学减肥指南:先喂好肠道里的微生物 | 张晨虹

目前全球大概现在有20亿人都是肥胖人口,肥胖也是诱发疾病的高风险因素,肥胖以及相关的疾病已经成了医学领域、科学领域非常关注的研究热点。神奇的是,肥胖和肠道菌群也有很大关系。在SELF讲坛女性专场中,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副研究员张晨虹不仅解释了肥胖的相关因素,还分享了通过膳食来维持健康菌群的妙计。

我是研究病毒学的,大多数人不会正确地洗手 | 徐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年死于流感病毒感染的人数是25万到50万人!其他大大小小的传染病,跟随全球化脚步快速地流通散播。面对如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的病毒,我们应如何保护自身的安全呢?中科院巴斯德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可将为我们解答,并回答网友提出的科学问题。”

抗菌“铜”话,这双筷子治好了我的口腔溃疡 | 任玲

“想到铜,我们会想到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还有夏商周青铜时代那些繁复精美的青铜祭品。到如今,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可是我们或许不会想到,铜居然可以应用到医学领域中。抗生素的滥用,现在已经导致了一种巨无霸、什么都不怕的细菌——超级细菌的出现。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了含铜的金属材料具有抗细菌感染的功能,能够有效抑制植入器械引发的细菌感染。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任玲将为我们讲述这一种神奇化学元素的美丽“铜”话故事……”

多吃碳水死得快?猪油很营养?这些传言可信吗?| 林旭

“目前,我国每10个成人当中就有1个糖尿病人,还有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而肥胖和糖尿病是引发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在全国调查的大数据显示,主要慢病,比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造成它们主要疾病负担的是营养因素,即不健康的膳食,其中包括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红肉的摄入增加。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组长、博导、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林旭将为我们解析健康饮食、均衡营养的关键所在。

强健体魄  延年益寿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专家洪平:这样健身才科学

“全民健身的时代里,你一定关心如何科学健身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的专家洪平老师,从他的专业——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讲述他们是如何为国家队提供科技服务和保障,从而助力运动员们发挥最大潜力、挑战自我极限的,而其中的理念其实也是我们科学健身的基础。”

放下手机!大多数夜猫子都要偿还睡眠的债 | 张洪钧

“现代都市人,大都逃不掉睡眠差的烦恼。每天都下定决心早睡早起,却让手机绊住了自己,于是陷入晚睡晚起的循环中。睡多晚才算熬夜?为什么有的人晚睡还特精神?脱发是因为没睡好吗?吃褪黑素有效果吗?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洪钧将为大家讲解睡眠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人类已经有望实现“长生”,但我们的目标是“不老” | 蔡时青

“自古以来,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已经证明,通过基因调控可以让“长生”在动物身上得以实现,可以说,我们离“长生”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然而,长生不等于不老,假如我们在延长寿命的同时,却不能解决诸如老年痴呆这样的退行性疾病,延长寿命一定程度上等于延长了肌体衰老带来的痛苦,这样的长生是我们想要的么?我们离真正的长生不老有多远?看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时青的演讲。”

构筑心理健康  建立强大自我


认识自我,走出去,在和他人的互动中找到“我是谁”|陈祉妍

“没有专业人员的帮助,如何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你会高估或者低估自己吗?这或许都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观痛苦和社会适应是判断心理疾病的两大标准,如果出现持续的自我痛苦以及无法融入正常的人际关系时,要警醒你的‘心’可能出现了问题。自我、情绪、适应、人际和认知影响着每个人心理健康。听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陈祉妍带来的分享。

我今天站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就是为抑郁症去污名化 | 包爱民

“世界上约16%的人正遭受着抑郁症的折磨,在中国每年有30万人自杀,其中抑郁症是最主要的原因,留守儿童、育龄期女性、老年期男性都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抑郁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听听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包爱民教授的分享,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以及提倡建立中国人自己的人脑库的意义——为抑郁症人脑研究助力,为子孙后代带来健康。

锻炼大脑   优雅地老去  

如果活到1000岁,你的大脑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 王欣

“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宇宙,就是我们的大脑。脑占我们体重的2~3%,但是要消耗我们20%的能量,可见脑的工作非常繁忙。我们的脑过于复杂,每一个人的脑里边有上千亿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可以形成很多突触,构成一个非常大的神经网络。我们在局部所获得的这些实验数据,很难去解释整个脑的工作原理。脑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器官,如果出现了疾病,问题就非常严重了。想了解脑的进化、脑部疾病、脑与人类永生等话题,来看看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欣的演讲。

“大脑和肌肉一样可以锻炼,而魔方就相当于我们锻炼用的哑铃” | 孙虹烨

“4300亿亿种可能性?听到这个数字我们不由惊叹:“魔方真是人类的玩具吗?”大家熟悉的魔方达人孙虹烨现场分享了他的独家记忆宝典,除了公式和口诀,还可以用编码法和定桩法来调动右脑记忆。最后孙虹烨总结:“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可以锻炼的,而魔方相当于我们锻炼所用的哑铃,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强大脑。

洗白苏大强的阿尔茨海默症,只有一个黄金治疗时间 | 高楠

”201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总人口的17.3%,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按照国际惯例,该比例突破10%就表明这个国家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我国在2017年就已经大踏步地迈入到老龄化社会了。据推测,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4.8亿以上,这表明阿尔茨海默症的潜在患病人群数是非常庞大的。来听听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高楠来讲讲阿尔茨海默症的相关病理和未解之谜。

中科院心理所叶铮:到2050年,全世界50%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将会在中国

“在每100名65岁以上的中国人中就有1到2名帕金森病患者,目前全国有200多万帕金森病患者,而且以每年10万的速度递增,也就是说到2050年,我们国家将有800万帕金森病患者,到时候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国,大家想象一下,对于这个国家和每个家庭来说是什么样沉重的负担。帕金森病的防治刻不容缓,希望引起每一个人的重视。来看看中科院心理所的叶铮带来的帕金森病的科普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