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7科,一年2证,7年备考血泪经验总结

 kelvin_huang 2020-02-10

2019年度一级建造师和一级造价工程师的考试成绩,在每一个考友心心念念的等待中终于公布了。2019年自己的一建建筑和一造土建考证能够一箭双雕,双剑合璧,得益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老师,更有一群爱学习的小伙伴,给自己长达7年的漫长黑暗的考证抗战之路指明了光明大道。

考证这个犹如万里长征的革命,终于在去年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份考后总结也是为了取得革命的全面胜利。

一次7科,一年2证,7年备考血泪经验总结

一次7科,一年2证,7年备考血泪经验总结

第一步:选择一个好的学习老师和学习群

回顾自己这几年备考,一建市政专业(刚开始一直考市政)听过的老师及盗版课件不下十几个,但是没有哪一个老师的话是可以听进心里的,今年年初自己在网上无意听到一个老师的公开课之后,他的那些话却听进自己心里去了,莫名给了自己必过的信心,这就是课件的功力。

第二步:报考科目和时间安排

本人园林景观专业,本科毕业工作将近10年,虽然有10年的工作经验,但是还差一张令人欣慰的证书。从工作年限满足考证要求,就开始年复一年正考裸考弃考的7年考证路,结果是惨淡的。可也没有想过不再碰考证,反而坚信考证才能给自己的下一个10年带来新的转折。

所以年初给自己的目标就是:必须通过一建和一造考试。

一次7科,一年2证,7年备考血泪经验总结

关于第一次报考一建专业实务的建议:

从年初到6月底,自己一直跟着老师的课件学习市政,因为前几年也是一直死磕市政,但是临考试报名前自己又再听了一遍实务的公开课,还记得老师的一句话“建筑是每一个人考一建的首选专业”,终于让自己下定决心先报考建筑专业,争取考过建筑,今年就可以增项市政。现在也如愿了。

所以,建议那些还在死磕市政的考友,第一次报考可以先考虑建筑专业,考过了建筑专业就不用再受公共课的折磨,可以专心增项市政。这样曲线也算不错的选择;

备考时间安排: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人的一生中好的机会不多,好的年份也不多,要学会抓住机会”。

这是一位老师课上说的,自己也给听进心里去了。从机构开课后,5月中旬之前自己能用在备考上的时间是50%(一半工作一半考证),5月中旬在完成工程审计及移交工地的工作后,工作就暂告一个段落了,除了平时工作上需要自己配合除外,自己能用在备考的时间是80%(考证为主工作为辅)。

工作是做不完的,10年工作过去了,现在自己用一年的时间来考证通关是明智的决定。

一次7科,一年2证,7年备考血泪经验总结

因为自己今年要同时考一建和一造,时间安排很紧凑,但是我的目标也明确,今年主攻建筑实务和造价案例,这两门也是自己工作不常接触的,因此留给这两门的时间比其他公共课的多得多,没想到这两门课最后反而帮助了其他公共课,尤其是造价案例,真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建议备考时间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主次分明即可。

复习科目:

由于本人同时备考一建一造,有些科目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必要分年说先考一建还是造价,只要从头到尾跟着课件的讲解,并且精力时间允许,都是可以一年同时考过一建和造价。所以下面提到的一建造价复习科目难免会互相关联。

一建公共课之经济:

前几年面对第一门科目经济心里是发怵的,能考过的年份都是60多分,没考过的也是50多分。今年能考82分,这个分数得益于学习了造价案例中的清单和财务专题,这两个专题几乎把经济所有知识考点都覆盖了,尤其对应第一章和第三章。

听完一遍经济课件和造价的清单财务专题,做题真是顺手多了,考试遇到的计算题不用再蒙C答案,直接拿起计算器算就是答案。

一建公共课之法规:

看今年有一批考友栽在法规上,自己的80分也在悬崖边,能刹住车是因为在考场上想起复习过程中在一建建筑实务考前讲到选择题的答题策略,所以没有手闲多选乱改。法规听了一遍陈老师的课件,平时有点时间就刷真题,足以应付考试。

一建公共课之管理:

8月初完整复习完机构给的免费课件。才把管理里头那些方法、顺序、内容等给理顺理清,再加上掌握建筑实务中质量安全专题和造价案例结算专题讲的投资进度偏差,这些足以应付考试了。

一建建筑实务:

6月之前自己还在复习市政,6月初转考建筑,开始备考建筑。先是利用三个星期把落下的4、5月份课程补上,同时也不敢丢下正在进行的课程。虽然任务重,但是一直在跟着机构备考造价案例,所以已经进入了考证学习的状态。每次听完课件后又精读课件讲义,没过多久思路就从市政转入了建筑。

7、8月,珍惜每一天听课时间。当天跟着听完一遍课件,隔天把老师说的重点给朗读出来,考前又再把这些知识点给读一遍,前前后后重复了3遍以上。因为老师说过3遍成活。也不用死背,就按照老师一边给出的理解一边朗读记忆,而且自己一年考7门,怎么背都会把自己给搅乱搞疯的,所以一边理解一边读。

然后就是坚定不移的相信老师考前提到的每一个考点,不用怀疑,也不用再去找什么神押,只要把老师给的知识点搞得精精的,建筑实务通关没问题。

一造三门:2018年已经考过计量了,剩下的计价和管理不再多说了,今年题比较简单;重点说下案例吧。

造价的重头戏是案例,自己投入的精力是无法想象的。

这一年算是泡在案例里头了,除了一些零碎时间给一建建筑实务全心复习之外,其他时间都是造价案例。以前,造价案例在自己想来真是块硬骨头。即使年初机构开课了,自己也是没有那么快进入状态。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在招投标转结算的过程中才进入状态,那时候应该是6月份左右了。机构老师说,进入状态很重要。自己理解的那个状态,说的是喜欢学习了,喜欢研究问题了。

每周一三五上午10点,看书、听课件、做题、背诵循环着来吧;

晚上8点半,跟着考核步伐,听完再整理一遍思路和答案,包括题目和答案的抄写整理,并备注自己犯错的点。

整理完成之后,再看群里同学们的提问和老师的答疑,基本上大家的疑问都是相似的,有人问过的,自己爬楼回去看老师们的答疑也能解惑了,所以基本上不会错过什么重要答疑。

隔天早上6点半起床,准备一天的一建建筑实务知识点精读。

这个阶段就是与时间赛跑,跑的快,你就赢了

一次7科,一年2证,7年备考血泪经验总结

写到最后,其实自己最大的感触是只要紧跟老师的课程安排,坚定信念,不用东想西想,不用瞎怀疑,不用太心急,学习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一年拿下一建一造这两个证书,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虽然下一个10年不知道会什么样,但是未来的选择又多了一条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