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都杨之灵动的文化

 北胜坛主 2020-02-10

第四章:灵动的文化

       都杨历史上,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人洋洋洒洒,他们的出仕为都杨大地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而据文献可查的,都杨历史上最早出仕的当属都骑洞坑村的严氏家族,这个家族人才辈出,在历史上是都杨地区显赫的望族。

       洞坑村严氏家族的始祖严讽,生于北宋仁宗年间,本是江西省修水县三都镇五星村人,为皇佑年间特科进士,官至韶州府事,娶知府事伍仕阶之女为妻,住德庆晋康,后迁居高要都骑洞源坑,成为洞坑严氏始祖,也是都杨历史上第一位出仕之人。严讽之子严穆,官至中奉大夫,娶广西提刑使之女毛氏为妻,是洞坑严氏第二代祖及第二代出仕之人。严穆之子严挺臣,北宋政和三年进士,历任廉州通判、监察御史、枢密史、光禄大夫等职,娶太庙斋郎方轸之女为妻,去世后被追封为一品上柱国,是洞坑严氏第三代祖及第三代出仕之人,也是都杨历史上任官职最高级的人。严挺臣之子严季道,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历任薄尉令、县令,是洞坑严氏第四代祖及第四代出仕之人。严挺臣之孙严铤,南宋进士,历任宣议郎、光禄寺氶等职,是洞坑严氏第五代祖及第五代出仕之人。自严讽始,洞坑严氏一连五代出仕,成为两宋时期西江南岸最有威望的家族,而这个家族的威望亦随着后世子孙的迁徙而传播到德庆、高要、阳春等地;而当年严氏祖孙所遗诗文,也为今人研究当时西江南岸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如今,都杨民间还流传着“宋徽宗封书山”的故事, 这个故事源于北宋时严挺臣官至光禄大夫,宋徽宗心想都骑乃南方边鄙之地,如何能培育出像严挺臣这样优秀的人才,便询问严挺臣,严挺臣直言此系其父严穆在其年少时于家乡小山上筑建书斋令其安心读书之功,宋徽宗听后大受感动,于是就降旨荣封严挺臣少时读书之地为“第一书山”,因而都杨“书山”之名亦由此而来,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真理亦激励着都杨大地上世世代代的学子,为他们的建功立业、为都杨的文化振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周业锋;图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