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西族史〔22〕:杨馝和管学宣的改革措施

 浮云闲书 2020-02-10

纳西族史〔22〕:杨馝和管学宣的改革措施

杨杰宏 摄

第四节 杨馝和管学宣的改革措施

从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至宣统三年(1911年),共计188年。在丽江前后共派了流官知府75位,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杨馝和管学宣两人。

杨馝,汉军正黄旗人,于雍正二年(1724年)春到丽江首任流官知府。据他说:“深识夷情”,“由曲靖调守兹土”。雍正四年(1726年)上调为湖南粮道。管学宣,江西安福人,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知丽江府事,八年(1743年)“以亲老终养辞去”。

杨馝和管学宣的改革措施主要有:

一、废除木氏土司封建领主庄园

杨馝到丽江以后,对木氏庄园采取了严厉措施。据《木氏宦谱》记载,他把木钟软禁在剑川,并捉拿为木钟“掌案之潘朝士”,“将十二里住居祖宅,拆为衙署,以及兵丁营盘,其祖遗典卖之庄田,官给凭据,各处加找未卖庄田,尽数归官。家人尽数入里为民,孳牛羊干地租银两,作为合府公件”。据杨馝自己讲:“雍正二年正月抵丽郡视事,城郭廨舍诸务未遑,乃首查民病,除每年苛派万余金;次出良民之在庄院为奴者五百余户,均平赋役。”[1]

这一改革,直至管学宣任职时才完成。乾隆三年(1738年)六月,乾隆帝旨称:

朕闻云南丽江府,原系土府,于雍正二年间,改设流官,此时清查田地户口时,有土官庄奴、院奴等类,共三千三百四十名。伊等并无田粮,皆愿自纳丁银,以比于齐民。每名编为一丁,每年纳银六分六厘,共征丁银一百五十四两七钱零。迨滇省民丁改为随粮派纳。而此项夷丁不得与有粮之户一例摊派,至今照旧征收,其中不无贫乏之家,艰于输纳者,着该督抚查明,概予豁免。俾边地夷民,永无催科之扰。该部即尊谕行。[2]

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长年在云南任职的巡抚张允随“于更易建置之由,得悉其大略”。他说:未改流时“土知府类多朘民以逞,而贪暴淫姿,施之夷民者倍甚,凡玉帛、金珠、子女、狗马之好诛求者,殆无宁日,稍不遂则刑戮加之,民不聊生久矣,宜其哀吁上请愿归圣化也”[3]。他这段话既说明了改土设流的必要性,也说明了杨馝、管学宣所采取措施的正确。张还盛赞了管学宣等人“用夏变夷”“俗易风移”“变椎鲁而进于文明”的景象。

纳西族史〔22〕:杨馝和管学宣的改革措施

宝山乡妇女在织麻布

二、“劝农桑”发展生产

杨馝曾“令人树榆一年,亩蓄一沟”,“招来劝垦”。丽江各里可开垦者,阿那湾为第一,刺是坝为第二,吴烈为第三,他如桥头、茨柯、河西、阿喜、树角、托丁、南山等处,皆可开垦。

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元展成二次报垦,新增额外上、中、下三则田地四百七十一顷九十九亩,内官庄报垦三则,田地二百二十五顷八十五亩,民垦下则地二百四十六顷一十四亩。

管学宣也十分注重生产,在乾隆四年(1739年),带领丽江七河村民赵神保等督修五村渠,“照田出夫,用工三千七百六十五架,灌溉关脚至南甸各村亩田,村民称便”。

官学宣由内陆带来汉种麦使民试种,改进农业生产,因为丽江仅有“紫麦”,没有“白麦”,据说白麦系汉族传种,纳西语谓之he³³ze³³,即“汉种麦”也。

管学宣还写了《课农诗》六章:

万里边氓重拊循,

艰难稼穑旧尝亲。

《豳风》读罢课苗黍,

六谷年年较量频。

好将耜耒负南郊,

两木听揉象益爻。

漫说神农开地力,

风雷有义应推敲。

粒食圣人宵旰忧,

象耕难再鸟耘休。

掀翻高下凭谁力,

丁栎郭椒念尔牛。

上中中下等殊差,

赤白青黄物土宜。

肥瘠不同耕耨异,

天时人事共周咨。

上农宁异下农田,

五九殊人食共天。

孟氏亦言耕者粪,

莫惭形秽乞丰年。

倬彼甫田我既臧,

我民应得共加梁。

仓盈庾亿三农庆,

田祖有神众赛羊。

作为一个知府,重视粮食生产,因地制宜,多施肥料,“莫惭形秽”,这种态度是很难得的。

纳西族史〔22〕:杨馝和管学宣的改革措施

三、“设义学”,推广文化教育

丽江元代设过学。明永乐十六年(1383年)检校庞文郁言,丽江“府及宝山、巨津、通安、兰州四州归化日久,请建学校,从之”[4]。但从整个明代看,除木氏文人外,不见他姓文人。据说木氏土司采取的是“愚黔首”政策,不准百姓入学。

有趣的是,第一个提倡并实行办学的是孔子六十六代孙孔兴询。他从小就受到孔氏家学的教育,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曾驾临孔府,授他通判之职和蟒花朝服。但因父母年老,直到三十六年(1697年)孔兴询才到丽江赴任。他到丽江没有看见孔庙,便感叹说:“圣主崇儒重道,遍及寰宇,独至丽江阙如也。丽壤西域,汉语不通,教化难施”,盖文庙“既拂夷情,又鲜经费”,他奔走三年才盖成。[5]从此“丽始有学,当是时,酋势方炽,建学为最拂意事,地势之不暇择,规模之不及宏”,因而“地势俾隘,规模浅陋”[6],因而影响有限,“士不通经”[7]。

改设流官后,为兴学创造了较好的政治环境,所以杨、管诸人用力勤而成效显著。

杨馝重新迁建了“宏敞壮丽,丹漆粉垩,焕然为一郡之伟观”的丽江府学[8]。还盖了雪山书院,“阁书籍,资膏火,俾诸生及民之秀者,咸肄业焉”;又选进士万咸燕掌教,而万“通经术,富于年力,例得谒郎官选,顾迄身学官。其志盖乐与诸生讲求道学也”[9]。万在丽江“莅任十余年,训诲有方”,“并力栽培学校,士林咸奉为典型”[10]。此乃后话。半年以后,成效初见,“岁试列优等者五人,补弟员者六人”。提学蔡嵩称赞其“振兴教育之功”,来大理参加考试的丽江学生“文清恬醇谨,与滇西诸郡邑不相上下”。[11]

管学宣时,又在丽江各地分别建立了忠孝、节义、机河、白马、剌沙、吴烈、七河、九河、巨甸、通甸、江西、树苗、小川等义学馆,并“由裁减乡约养廉银一百三十二两分给各馆,永供束脩”,这样“穷乡僻壤,广设义舍,俾有志向学者,得渐次教育之”;此外,他还整顿了府学,“首严冒籍”,改变了大理、鹤庆诸地学生充斥,而当地人入学很少的状况;更重要的是整顿师资,“礼延名宿以操甲乙”,改变“欲以昏昏,使人昭昭”的不合理状况。[12]以后,他又增建了玉河书院和剌缥、剌是、山后等三所义学。“尤殷于奖进士类,每夜深行察勤读者,识其门,资以薪米,由是土风日上”[13];同时“有子弟不赴学,严惩父兄者,又有百姓不赴学,究责乡保者”[14],从而造成了一种读书风气。

参考文献及注释:

[1]《建丽江府治记》,(乾隆)《丽江府志》。

[2]《清实录有关云南史料汇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6页。

[3](乾隆)《丽江府志·序》

[4]《明史·云南土司传》

[5]孔兴询:《创建文庙碑记》,(乾隆)《丽江府志·艺文》。

[6]杨馝:《迁建丽江府学记》,(乾隆)《丽江府志·艺文》。

[7]杨馝:《雪山书院记》,(乾隆)《丽江府志·艺文》。

[8]杨馝:《迁建丽江府学记》,(乾隆)《丽江府志·艺文》。

[9]杨馝:《雪山书院记》,(乾隆)《丽江府志·艺文》。

[10](光绪)《丽江府志·名宦》。

[11]蔡嵩:《雪山书院记碑并铭》。

[12]管学宣:《下车课士说》。

[13](光绪)《丽江府志·名宦》

[14](乾隆)《丽江府志·义学》。

纳西族史〔22〕:杨馝和管学宣的改革措施

玉湖旁峭壁上镌刻的杨馝所题“玉柱擎天”

纳西族史〔22〕:杨馝和管学宣的改革措施

执行主编 和志菊

责任编辑 杨杰宏

文章来源 郭大烈、和志武著《纳西族史》2015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