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院(87)敬胜书院

 书柜茶室 2023-05-05 发布于上海

河北永平府(县)地处华北与东北交界处,依山面海,形胜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时为朱明王朝东北军事重镇,初期防御辽东蒙古游牧民族,万历中后期以后又成为明与后金争夺之区。满清入关后,则为两京孔道,乘舆东巡,往来驰驱,尤为重要。所以,永平府地区重武轻文。

清初统治者鉴于明末书院“群聚党徒”、“摇撼朝廷”的教训,极力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才允许在政府严密控制下创建书院,主要办成科举考试的预习班,辅导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光绪二十七年(1901),谕令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

就永平府而言,虽然早在元代延祐中(1314--1320)总管府达鲁花赤也秃孙重修儒学学宫,但是直到明代中期永平府才有书院的记载。

永平府早期有孤竹书院,创建年代不详,早已废弃。明隆庆六年知府辛应乾建有北平书院,但名气似乎不大。万历四十三年抚宁县知县王台创办云从书院,一直延续到清末。据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书院,在府学前,隆庆知府辛应乾因卢龙县旧基建。”辛应乾,山东安丘人,进士,隆庆五年至万历二年任永平府知府。卢龙旧基不知创自何时,也不知何故没有延续下来。清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记载:“孤竹书院在府城东北隅望高楼下(久废)。北平书院在府学南,卢龙县旧基,明隆庆六年知府辛应乾建。国朝康熙十六年郡守常公文魁复建,今改为教授署。”清乾隆十二年永平府知府卢见曾始建敬胜书院。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记载:“府武学,在府治南,旧守备厅地。明隆庆六年知府辛应乾建,今改为敬胜书院。”“敬胜书院在武庙西,旧武学地。乾隆十二年郡守卢公见曾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