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李白这五个名句,看他豪放飘逸的诗风

 读书工 2020-02-10

李白和杜甫一为浪漫,一为现实,他们双峰对峙,形成了唐代诗歌的巅峰。我们读杜甫,看到了大唐盛世繁华里的苦难,看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读李白,看到了山川的壮美,看到了他的乐观与自信,唤起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李白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有着狂放不羁的性格,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他都没有消极过,他始终以满腔的热血去拥抱这个世界。

他饱读诗书,又崇尚道教,喜好游历名山大川,并常常以酒助兴,抒发自己蔑视权贵、报效国家的博大情怀。李白的热烈奔放好像是天生的,再大的苦难也压不垮他。

他喝酒作诗,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就是受伤了,寂寞了,只要有了酒杯,他就会闻歌起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甚至忘乎所以,下水捞月。

李白留给我们的诗歌太多了,有九百九十多首,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不是专家学者,没有时间去通读他的全集,那么读些精品也是可行的。下面这五个名句就能体现李白豪放飘逸的诗歌风格。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是李白诗歌《南陵别儿童入京》中的名句,写此诗时是天宝元年,即742年,李白四十二岁了。由于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李白终于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召见。

李白眼看到自己有了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于是兴奋地回到家中收拾行囊,与妻子儿女告别。这是李白人生中的大事,他多年的苦学、漫游,和长安的干谒求人,眼看就要有了结果。

所以李白欢欣鼓舞,信心十足,相信自己绝不是蓬蒿茅草一类没有出息的人,这次出门,必将建立一番事业,实现男儿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从小就有凌云之志,素以神话中的大鹏鸟自比。江陵道士司马承帧称他有仙风道骨,贺知章也说他是谪仙人。他的诗歌中关于大鹏的诗句也很多,就是最后的临终歌,也是以大鹏自比。

李白此时正值年轻气盛,又逢李邕不怎么待见,所以写此诗表达自己的怀抱。他认为自己不是久为人下的人,这首《上李邕》中的名句就是借庄子逍遥游的故事,说自己终究要一飞冲天,即使到时没有大风凭借,翅膀落下来了,也能激起水面上的巨大波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他好不容易在长安得到了一个翰林待诏的职位,做了唐玄宗的文学侍从,虽然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毕竟是离理想近了一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李白自己都觉得无聊的职位,还竟然遭到宦官权贵的排挤。

李白结果被赐金放还,他对朝廷感到失望,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自己今后的路在哪里?但是他没有消沉,相信自己像一艘航船那样,终有一天会挂起风帆,乘风破浪,达到理想的彼岸。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出自《将进酒》,就是写的劝酒歌。李白离开长安以后,经常借酒浇愁。一日和朋友岑勋在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于是大饮至醉以作此诗。

李白在诗中慨叹人生短暂,时间易逝,建功立业的理想渺茫,并表达了蔑视权贵的思想,认为历史上只有饮者留其名。同时李白遭受打击后并没有失去信心,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才,必有可用之处。宰牛烹羊,大口喝酒,不要吝啬自己的钱财,钱用了还会回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句诗出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可见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歌。李白受到唐玄宗的遣返以后一直闷闷不乐,对他说的“非廊庙器”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成为了泡影。

李白又是借饯别友人之机,频频举杯,抒发自己的怀抱。可是他知道,刀怎么能够砍断流水,酒怎么能够消愁去闷呢?这样不停地喝酒,只能是找一个借口安慰自己,其醉后醒来,结果只能是愁上加愁。

当然这里只是选取了李白的五个诗句,而且只是局限于他主观、抒情等方面,还有更多的想象和夸张的诗句,因为篇幅有限,没有去做考虑,如《蜀道难》,如《梁甫吟》,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李白的诗歌虽然重在议论抒情,重在自己的主观感受,但是他和杜甫一样,都是非常关心社会政治,关心国计民生的。他的豪放飘逸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个人恩怨和卿卿我我。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昂扬向上的浪漫主义诗风也是大唐全盛时期的必然产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