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浮风骨之凌十八

 北胜坛主 2020-02-10

(二十八)天国义王——凌十八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该运动在某些意义上讲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后一次农民起义运动,也是我国其一运动的最高峰。而在云浮境内,历史上也有太平军进驻,并在此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太平军血战罗镜”战役,而领导太平军进行该次战役的,就是著名的天国运动领袖——凌十八。

       凌十八,原名凌才锦,因在兄弟排行中排第十八,故得名凌十八,信宜人,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九月初九日。凌十八的生活年代,正值晚清时期,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各地因矛盾激发而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其中以咸丰元年开始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运动最为激烈,一直持续了十几年。道光二十九年,凌十八前往广西金田村参加洪秀全的拜上帝会,次年春回到信宜钱排大寮组织拜上帝会,聚众宣讲,进行拜旗起义,史称“凌十八起义”或“大寮起义”,该起义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尚早一年,可谓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的开端。道光三十年七月二十日,信宜县知县宫步霄率领二千多清兵围攻凌十八义军,结果被凌十八义军打败。咸丰元年一月,凌十八率军进攻广西,强攻桂南重镇郁林失败,转而回师信宜。后来,凌十八从怀乡转移,经大营坳越西山大道进入罗定州,至分界、水摆,于同年七月十一日占领罗镜圩。义军占领罗镜后,将全圩分为东圩、西圩,背倚群山,面临湖塘,易守难攻。于是,义军便以罗镜圩为根据地,在当地筹粮扩军,加筑工事,抗击清军。之后,凌十八义军在罗镜圩与清军展开激烈鏖战,清军原由两广总督徐广缙亲自坐镇高州督战,随后又由高廉道台宗元醇到达信宜设立西路大营,阻断凌十八义军归路。两方军队的鏖战一直持续到咸丰二年的五月,由于罗镜义军久攻不下,朝廷调令徐广缙前往广西桂林督战,改由广东巡抚叶名琛指挥罗定战事。同年六月十八日,叶名琛率两千六百名清兵抵达罗定,继续开展对凌十八义军的征剿工作。七月二十八日,叶名琛命令部下对罗镜圩发起全面进攻。他们把士兵分作三层十五队,同时从东、西、中三路扑向罗镜圩,都司姚麟、外委戴文英和冯子材率领士兵首先冲入西圩,凌十八原在东圩大馆指挥作战,闻西圩被攻破,立即泅水西渡,直奔火药馆,与敌人展开短兵相搏,终因寡众悬殊而力竭不敌,最后带伤转至附近的东山上,投井自殉,终年三十四岁。凌十八去世后,其义军也被彻底击溃,所有士兵全部壮烈牺牲。有关凌十八的生平事迹,详见于《天国志·凌十八晏仲武列传》中。

       在凌十八驻军罗镜圩时,罗定人民并没有反抗他们,反而是既救援又参战,在一定程度上还力挫了清军,足见这支义军是深得人心的。凌十八为太平天国革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以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造就了满门忠烈,谱写了太平天国史的光辉一章,因此一百五十多年来都受人们的崇敬。而凌十八领导的起义运动虽然失败,但在当时轰动整个粤西地区,是近代广东农民革命战争史上的一场壮举,永远烙印在广东的革命史中。

作者:周业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