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保险变成害人的毒药,请远离它

 一心1jkvniqi9f 2020-02-10

前几天晚上看到了一条抖音小视频,一个女孩子哭得很伤心,看完配文,知道了这又是一个被割了韭菜的悲剧。

当保险变成害人的毒药,请远离它

看完觉得有些难过,不管我怎么努力做科普,还是有很多人依旧不知道保险行业的营销套路,每分每秒都有人成为前仆后继的韭菜,这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

1

她,一个全职的太太。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下午开始,原本不怎么来往的远房亲戚,与她开始交往频繁。

她的印象中,远房亲戚很内向。

但自从在某保险公司上班后,经常晒朋友圈,炫旅游、炫开会场所的高大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并且每次都不忘给她带小礼物,尽管她觉得并不需要,但也盛情难却。

当保险变成害人的毒药,请远离它

她信了,“亲戚做的一定很好,很专业。”

他信了,“大品牌,一定产品就好。”

偶尔一天,亲戚带着所谓专家级的师傅,顺道到她家坐坐,并且带了一箱水果;

原因是帮隔壁小区办个理赔,XX病,交1年,此次可能会赔几十万,但客户有事还没回来。(后来明白也是套路)

聊着聊着,碍于情面,她成了远方亲戚的客户;

但她能够记忆的就是,自称专业的人说,“猫抓狗咬都能赔,从头保到脚,大品牌产品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十全十美”,买了就等于赚了”。

对于保险给她的感觉,就是它们是大公司,很好赔;保障很全,如此简单。

2

某年的某一天,亲戚告诉她,女性要独立,不一定为赚钱,为的是能与老公有共同的话题,上班接触各行各业,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并讲述了许多经济不独立女性,最终被老公抛弃的凄惨下场。

后来,才知道所谓的凄惨女性,不过是话术中的故事桥段。

当保险变成害人的毒药,请远离它

她同意了,百万年薪不是梦,原来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是如此的简单,只需要简单的培训5天,押金500元,一切都OK。

当签订协议的时候,竟然是“代理人合同”,说好的是员工,说好的福利呢、工资呢、社保呢?

主管说:做业务赚大钱的谁在乎哪一点点底薪,赚的钱多了,自己想买啥都行,何况社保,福利就会等于都有了;

然后主管拿出她的工资单,你看每天不影响接送小孩,只是简单出个勤,每月就轻松2-3万。

她想:做业务就是靠业绩生存,道理上也没有错,做做看吧,小学毕业(高中证150元做的)的主管都做的这么好,自己也行。

主管的另一句话也让她有点飘“你是为数不多的优才,是个宝贝,一定能做好”,优才是指由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

3

工作开始了,培训完5天,就要自称专家,售卖保险了;

台上有人激情四射的演讲,自己黄脸婆如何逆袭白富美;

把卖保险描述的就像涂口吐沫一样简单;

当保险变成害人的毒药,请远离它

但她事实上业务开展的很难;出不了单,于是主管劝给自己家人买,给亲戚买;

有经验的专家开始指导新人,陌生拜访;

有人现身说法,如何靠敲门身价倍增;但她与搭档的敲门不是被白眼,就是被保安赶;

有人讲述晚上人多的地方摆个摊位,但她们的展业桌差点被城管拉走;

当保险变成害人的毒药,请远离它

大部分进来的人不是自己买,就是卖给自己的亲戚,满大街陌生开拓,几乎都死在开拓的路上,快1年了,同来的已所剩无几。

4

又是某一天,主管找到她,夸奖一番,并晒出工资,月入5万,其中徒子徒孙们贡献近4万,原来有人才有一切,要去招人,“躺着赚钱”;

于是主管主动联系另外一个代理人共同58同城开个招聘网站6000元,招打电话秘书,工资3000。

其实秘书不过是个幌子,招进来的人,在一片欢呼雀跃的人海中,渐渐变成自己的成员。

当保险变成害人的毒药,请远离它

她懂了,靠自己出单,能饿死;

赚点钱,逢年过节都要从公司购买各种礼品;

请人来听个产说会,礼品也要自己出钱,表面上还要说公司送的,自己花完钱,却打上公司的logo;

1年下来没少辛苦结果所剩无几;

招聘人员的路也非一帆风顺。

她亲眼目睹,几个同事,信用卡刷爆,欠几万块,最终大部分人死在业绩清退的路上;

没钱咱有金融,去贷款,某经理亲自告诉讲述了他暴富的经历,花掉所有的工资+贷款,最多的时候雇佣5个秘书打电话,招人、招人,号称败家子,通过这种方式,小学学渣,逆袭了高富帅,他成了公司的传奇。

当保险变成害人的毒药,请远离它

但这条路上,她清醒的看到,成功的人必须踩着无数死亡的尸体上去,想升级就要不停拉人,必须狠和有手段,除了给徒弟画暴富大饼,同时也要榨干他们所有的剩余价值,直至出局;

劝自买,劝花钱开网站招人,是否经济能承受,不能管;

所谓“梦想总是有的,万一成了呢?”最终杀红双眼,历尽千辛万苦,不管不顾,月薪能拿3-5万的有没有?有,极少数,但这些人需要对职场培训绝对忠诚和信仰。

做别的生意可能破产,但做个代理人也可能背一屁股债。通往成功路上,需有时刻保持自己有被利用的价值。

她开始动摇了。

5

某年某月某天,她偶然看到自家产品宝贝福的产品对比,价格比其他公司高出40%,而且高发的轻症缺失严重;

她决定问个究竟;

主管说;“咱们是大品牌,怎么能和小品牌相比,而且咱们的理赔很好”

她查阅了《保险法》却没有发现品牌对保险的理赔有任何关系。

另外她发现,自已代理人渠道的产品比自家网销或者电销的差,自家公司网销的产品高发轻症都含,价格还更便宜。

他还发现,代理人原来就是客户,每进来一个人,都给公司带来无数张保单,不愁卖;

表面风光无限的代理人,真正赚钱的只有2成,其余都贡献给了上级和上级的上级。

于是,她离职。

6

但发现家里不知不觉,在主管的劝说下,买了一堆保单,为做彻底了断,她全退了,结果现金价值少的可怜。

临走前,主管已不再是往日的笑逐言开,而是拉出长长的脸,冷冷的语言:“想在这里赚钱,不应该知道太多,就应该简单,相信,听话,照做才能赚钱。

这一刻,她懂了;

她败给了小学文化的亲戚、主管;

它以它的恶行自夸,落下的黄叶和漂游的云片却在笑它。
——泰戈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