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曾谈到:怎样用共情的方式...

 端木自在 2020-02-10
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曾谈到:怎样用共情的方式交流?他举了一个例子:

冬天太冷,室友不愿意起床,和你抱怨了一句:“我好想睡懒觉啊,不想上班”。

这时候,你会怎么回应呢?李松蔚说了七种回应方式:

1)“不想上班就别上了,辞职呗”。
2)“不上班你怎么赚钱养活自己?”
3)“你跟我说这个有什么用,我又不是你老板。”
4)“我比你更困,更不想上班。”
5)“我也这么想过,但后来我想了想,觉得不睡懒觉其实挺好的……”(然后讲了一堆道理)
6)“你睡得太晚了,下次早点睡。”
7)“每天早起确实挺痛苦的”。

你发现了没?从第1个到第6个,回应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给出一些道理、建议、或者表达某个观点、判断。

只有第7个,没有什么信息含量,就是表达了一句感受。

但就是这一句感受,让说话者感到自己的情绪被看见、被理解、被感同身受。由此,人们释放了负面情绪,并重获内在力量。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也讲过一个共情的故事:

一个小孩在吃饭前要吃糖,你不给他,他生气地在地上打滚。这时候,你可以把孩子抱起来,告诉他:“我知道你很想吃糖,那个糖真的很好吃,妈妈也想吃,但是现在要吃饭了,吃完饭后,妈妈和你一起吃。”

孩子如果还继续哭闹,你可以说:“哦,我知道你吃不到糖好生气、好伤心哦,我让你摸摸它,跟它拉个勾勾,说好吃完饭就吃它好不好?”

这样,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大人充分地理解了,他们会感受到被爱、被抚慰,并慢慢学会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但很多家长却经常这么说:“吃饭前不吃糖是为你好!”、“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么大了还哭,羞不羞?”

如果这么说,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想吃糖、有情绪,这些都是自己的错,他们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和家长没有连接,甚至会觉得表达情绪是羞耻的事。

这种失去连接和羞耻状态,会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受,并在长大后变得孤独、无法与人分享,觉得人与人之间充满隔阂。

还有的家长会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停止哭闹,久而久之,孩子长大后就学会了用替代品来逃避情绪。比如打游戏、刷手机、暴饮暴食、成为工作狂……

#情感写作小能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