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道西游:安住日常便是道,菩提只在方寸间

 HNYZL 2020-02-10

《悟道西游》第0008篇

悟道西游:安住日常便是道,菩提只在方寸间

《西游记》最妙的地方,就是不管是从前往后看,还是从后往前看,结局都是大圆满,就是这一路的行程特别艰难,来来去去,去去来来,无来无去,如去如来……

说来说去说去说来,无非就是方寸之间的那点幻尘缘影事儿,未悟之前没个究竟,待悟之后又没个分明,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恍然分别三生世,又似混元一念间。

这修行道上的事儿,或许还真没有个言语能道个明白,道一千说一万,嘴一开一合之间,起始都在原处那块地儿……

故禅境有看山是山、不是山、仍是山之别,山就是山,本无一别,心境各自有别罢了!

故问修行是什么?

有得道者曰:砍柴,挑水,做饭。

仅仅如此而已!

悟道西游:安住日常便是道,菩提只在方寸间

01

真正的修行,都是在平淡无奇之处,默默地下着笨功夫!

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

须菩提祖师在这七年之中,除了给美猴王取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名字之外,其它日常基础知识,都是跟随众师兄耳濡目染修习……

然孙悟空这个名字,须菩提祖师是寄含有深意的,在上一篇文章中有具体讲到,再总结凝练一下:一是兽性要改,二是顽劣须除(吴承恩点睛:打破顽空须悟空)。

这七年,悟空在日常功用之中,虽渐渐静下心来,但仍未至空无空处,未悟心外无法未明无心是道,空叹光阴流逝学无所成,一着急便又心猿意马起来,竟寻思着摸个后门顿悟一个速成功法来……

悟道西游:安住日常便是道,菩提只在方寸间

02

清静本是除邪欲,菩提只在方寸间,来来去去永随缘!

七年之后,心猿意马的悟空,终于等到一个须菩提祖师升坛说法的机会,便按耐不住内心的欣喜,竟在法会上手舞足蹈开来,初来乍到说是识得妙音?

心猿起处,万般浮云尽神马!自古妙音无来处,行云流水两天然;孙猴未悟悟空理,一念顽空迷自心。

心上有了云,也就自然有了雾,云缭雾绕之中,迷障处处丛生,见啥似啥,迷啥惑啥,尽是七十二般变化!

须菩提祖师闻此妙音,定知猢狲邪欲又起六根未净,便盘问猢狲来方寸山有多少个年头?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这猢狲已不记得来此多少年月,只记得已在后山偷吃了七次饱桃,祖师便已悉知此猢狲顽劣未去,兽性难改,未悟孙悟空三个字之真诠也!又如何识得妙音?

妙音本是观自在,不在外求只内求。须菩提祖师于是随缘施教设下盘中哑谜引其夜半授诀再番点拨:摒除邪欲得清凉!

不在日常除邪欲,菩提咋住方寸山?悟空未尽顽空理,只心常系烂桃山。

吴承恩老先生的笔法,早在有意无意之间,为孙悟空被须菩提祖师扫地出门埋下了伏笔,值得细细推敲一二……

悟道西游:安住日常便是道,菩提只在方寸间

再问得道前后有何区别?

得道者曰:得道后,砍柴是砍柴,挑水是挑水,做饭是做饭!

再回到山仍是山的境界上来,不增不减,无来无去……

又仅仅如此而已!

故悟空纵是走了后门修习了上品天仙诀三年,再经须菩提祖师略微点拨,学了个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造化神通,在方寸山众师兄的眼中,也只笑言悟空师弟日后下山可以找个跑腿送快递的苦差事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