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9:关于兰草壮弱对花朵雄性化走势的影响

 wushaohe 2020-02-11

兰草壮弱对花朵雄性化走势的影响我曾经在引种蕙兰新八种之一的“江南新极品”上有过总结,该铭品易花易草,在草势较弱的情况下亦容易启动生殖生长,但是开品出入较大,竟然出现了三瓣一鼻头现象,待草慢慢长壮后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不见。

草弱雄性化较强显现,在春兰传统铭品“宋梅”上亦是如此,在第三波兰市期间就有西部兰友引回去的“宋梅”复花出现三瓣一鼻头现象,这就是草势弱的原因。古人总结“宋梅”草势中等的易出标准梅瓣,三瓣结圆度佳,特壮草反而易出水仙开品,其道理亦就在于此。

其实这种现象还不仅仅在梅瓣上显现,荷、水仙、素花亦不例外,只是很多兰花爱培者没有细心关注而已。就拿荷瓣来说,当雄性化增强时捧瓣变厚变阔,外三亦相应地短圆紧致或放角更佳。在荷瓣花上所体现的雄性化加强,并不是如同梅仙类捧瓣起蚕蛾类的兜,而是五瓣增厚变阔使之花守更加紧致有形。

梅瓣壮草复花其捧心可以变软,这在春兰“定缘梅”亦是一样的呈现,2019年的草分得较单薄,有单切前垄的,亦有前后垄连体结构的。不过,其勤花的特性与壮草是一样的没有丝毫改变,但大多数花的捧瓣雄性化在增强,多数是呈半硬捧开品,五瓣特别紧致,由于雄性化增强的原因,花守略小于壮苗多株连体的开品。一般直径是4-4.5厘米,而多苗壮草连体的开品当软捧出现时花守直径是在5厘米以上。由于该铭品筋骨特别佳,就是软捧出现依然是梅瓣开品,其舌头从来不会下宕反卷的。并且舌头上的红斑显现也不会随着雄性化的强弱变化而改变,总是鲜丽地分布在舌端。另外,其箨壳小苞衣也一样短小,不会因雄性化变化而产生变化,所显现出只是绿彩与沙晕的浓淡变化而已。一致的小箨壳与舌斑的稳定可能是筋骨上佳的相对应的两种显现吧!总之,春兰梅瓣软捧开品的花守比半硬捧或硬捧开品要大。该现象我将在明天的《关于草势壮弱对花朵大小的影响》将专门讲到,此处先行略过不提。敬请关注!

春兰“宋梅”壮草开出水仙来,中等草反而易出梅瓣,这在春兰传统铭品“集圆”亦有类似的显现。那么,水仙瓣的壮弱会如何呢?我曾经遇到过梅形水仙代表种“西神”的弱草开出半硬捧来,花守则小了很多。然而,同是传统水仙瓣铭品的“逸品”在雄性化增强的时候尽然能够开出梅瓣的品相来,相对应地花守要小了一些,五瓣格外地紧致,真的是非常美丽!

本文所讲的兰草壮弱对花朵雄性化走势影响,这只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凡是亦有例外。我处的春兰老八种之一的“汪字”不管是壮弱草,其花守开品一直保持着稳定态势。而蕙兰新八种的官种水仙“楼梅”就会有弱草开出普通花来,壮草其捧的浅兜很美,花守筋骨亦佳。同样,蕙兰传统铭品官种水仙“大陈字”也会出现弱草出行花现象。为什么官种水仙的草势壮弱复花变化会与本文立题呈反向显现,这我也没有找到答案。可能是官种水仙的雄性化本就仙气飘飘地,草势一弱就走了,就这样来来去去的却令发烧友十分感兴趣!开好了兴奋、欣喜,开差了沮丧、失落,但也会勾起明天会更好的兴致。为了开好官种水仙多少为之努力,这亦是催化热情的动力源!

素类,像春兰“知足素”当出现硬捧开品时其舌头上的红点就明显多了,而在软捧绽放时,呈桃腮或净素出现。该现象今天在我早上签到处所展示的一组照片中就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这是春兰传统铭品“苍岩素”老头草的反常开品,我不言明任何人都猜测不到。

而蝶花与奇花类就是介于中间的一种显现了。有人说蝶花是一种雌化显现,与雄性化论呈对立的理论。有雄就有雌,当然这一切都是我们在兰花的花艺欣赏上所定的调,那也无偿不可,感觉很有意思,那么就围绕该方向顺便讲一下蝶花雌化强弱关系所显现的不同。雌化强的蝶化程度高,花守紧致得多,相反,雌化显现弱的花守就会松散并相应地大了很多。

而奇花呢?就多种多样了,像春兰皇后“绿云”是荷瓣奇花的代表种,其就有雄性化的分布问题,雄性化过强时就会出现捧瓣与鼻头分化不清并有粘连现象。还有春兰传统铭品奇花代表种“余蝴蝶”这里面既有雄性化亦有雌性化,相互混杂在一起。像奇花类由于成型较为复杂,就很难以雄雌多寡来定了,这类草越壮瓣子就会显现越多像菊瓣型、玉树型等,当然这又将引出另外一个话题了,考虑不在本立题范围内,下下一篇将会专门讲到,先就此打住。20200210日万云坤于国香居

说明:本文配图系春兰“苍岩素”老头草出现的反常开品,显现出雄性化加强,捧增宽内扣,外三瓣很有特点的拱抱似放角,并且舌头出现了隐隐约约的红色。这是难得一见的反常现象。今天在早上签到处发布一组照片没有一个人猜测到,是啊,像这样出现的天壤之别谁又能够看得出来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