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襟吴带楚淮安城(1)

 梁溪镜明 2020-02-11

  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200多年区域中心史,数个朝代的州、府、路、郡、县治驻在淮安城,自古为运河重镇,扼漕运、盐运、河工、邮驿之机杼,历史上曾与苏州、杭州、扬州齐名,号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正如元末明初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所形容的:“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

襟吴带楚淮安城(1)

  淮安区名胜古迹众多,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地市级5处,区级39处。镇淮楼雄居于古城市中心,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明代楼上置“铜壶滴漏”,用以报时,故又名“谯楼”;后又置大鼓专伺打更、报警,故又称为“鼓楼”;清代乾隆年间,因水患不断,为震慑淮水,更名为“镇淮楼”。这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高楼,面阔三间,楼高18.5米,楼顶为重檐九脊式,飞檐雕栏,宏伟壮观。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镇淮楼北面是总督漕运部院遗址,改革开放前是体育运动场地。21世纪初复建为漕运广场,历史上这里曾是明、清两代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漕运总督的官署建筑群,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布局严谨。2002年8月,淮安市楚州区在旧城改造中挖掘发现了明清时期的总督漕运部院遗址,在明清遗迹下3米处还发现有宋元代文化层。遗址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漕运广场旁有淮安府署遗址,该遗址为全国现存体量最大的府衙遗址。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著名历史文化街区——上坂街、驸马巷及仿明清商业街。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襟吴带楚淮安城(1)

  淮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远古至今,名人辈出,这块沃土诞生了一代代优秀的淮安儿女:军事家有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文学家有汉赋的创始人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唐代诗人吉中孚、赵嘏,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明代著名传记小说集《剪灯夜话》作者瞿佑,《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施耐庵在楚著书《水浒传》,刘鹗于此完成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武将有“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明朝抗倭名将沈坤,清代民族英雄关天培;历算家卫朴,“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画家边寿民,专治瘟病的医学家吴鞠通等。1898年3月5日,一代伟人周恩来诞生在淮安区驸马巷,并在此度过了12个春秋。

襟吴带楚淮安城(1)

周恩来纪念馆

襟吴带楚淮安城(1)

刘鹗故居

襟吴带楚淮安城(1)

淮阴候庙

襟吴带楚淮安城(1)

关天培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