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炯:从镇压农民起义发家的知县,丢官后竟隐藏云南开矿15年

 嘟嘟小萌怪i 2020-02-11

他原本只是一介书生,却因为清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斗争而卷入仕途。他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战略大师,轻描淡写的就镇压了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并在大渡河畔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在石达开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送去食物并亲自劝降,让一代战神石达开心甘情愿自缚投降。他的晚年比较平淡,以正二品的官衔在云南开了15年的矿,并于80岁高龄无疾而终,朝廷赠太子少保(生前就赠与)。他就是清末著名政治人物唐炯。

01、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贵州人

唐炯,字鄂生,贵州遵义人,1829年出生于湖北天门,清末湖北代理巡抚唐树义之子,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的大舅子。

唐炯从小接受正统的私塾教育,学品具佳,于1849年考中举人。1854年,唐树义担任湖北布政使并代理巡抚,率军与太平军交战,唐炯赴湖北金口与父亲相会,离开的第二天唐树义就战死沙场。唐炯在湖南、湖北辗转大半年,通过曾国藩、骆秉章的帮助才寻获父亲的遗体,予以安葬。

1856年,守丧期满的唐炯被朝廷任命为四川南溪知县。唐炯上任后,为官清廉,执政得当,颇有官声。同年,云南昭通人李永和、蓝朝鼎聚众谋反,攻陷四川重镇叙州,连自贡盐场也给占了。朝廷震怒,严令官军镇压。唐炯虽然官职低微,但声望很高,义军头目蓝朝柱、唐友耕等人不愿意与其交战,避南溪而走。唐炯认为蓝、唐等人尚通情理,亲自前往敌营劝降,带回了叛军悍将唐友耕(后官至云南、四川提督)及所部近千人。在唐炯的斡旋指挥下,官军在犍为大败李永和主力,因功升绵州知州。

1861年,唐炯在夔州知府任上再次击败了李永和大军,镇压了轰动一时的李、蓝起义。但是在叙功的问题上,却无法一碗水端平,导致黔军和湘军自相残杀,死了数十人。黔军是唐炯的嫡系部队,湘军是四川总督骆秉章的命根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唐炯主动承担了内讧的责任,被革职留任戴罪立功。

02、阻击石达开

1862年,唐炯部调贵州安顺防守,阻止远道而来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入川与李永和、蓝朝鼎残部会和。石达开到达贵州后,负责接运的蓝朝鼎部被官军剿灭,石部失去外援,成了彻头彻底的孤军。石达开深蕴兵法,自知不能与官军正面交战,退至云贵交界,并派小股部队入滇骚扰,造成大军入云南的假象。四川总督骆秉章害怕石达开入滇后难以剿灭,想把大军调往云贵边界。唐炯连夜求见骆秉章,力陈石达开不可能入滇,其战略意图是调动官军达到进入四川建立根据地的目的。骆秉章深以为然,让唐炯指挥数万大军,严防石达开渡河。果不其然,石达开无法调动官军,几次渡河作战都失败,又遭遇断粮,全军陷入绝境。唐炯亲自写信给石达开劝降,并让手下将领唐友耕满载一船食物送给石达开。一代战神望粮长叹,率残部5000余人向唐炯缴械投降。石达开投降后,骆秉章派刘蓉验明正身,将其凌迟处死。唐炯因擒石达开之功,暑绥定知府。

03、10年冷板凳。

1864年,唐炯远赴陕西营田,击败捻军张总愚。

1867年,唐炯调任贵州,参与剿灭贵州境内多如牛毛的土匪。唐炯发挥其军事指挥特长,连续剿灭王超凡、刘仪顺等顽匪,并招降潘人杰、唐天佑等惯匪,稳定了贵州政局,朝廷大悦,升唐炯为道员,赐法克精阿巴图鲁称号。可惜好景不长,在同年底与土匪张秀眉的作战中,唐炯因久等粮饷不至而擅自撤退,致使围剿工作前功尽弃,被上司弹劾,革职候审。从此以后,唐炯坐了10年的冷板凳。

04、刑部判了斩监候

1878年,老朋友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起用唐炯帮办盐务,不久升道员。唐炯在四川盐茶道上做了不少有利于地方和朝廷的事情,并主持编纂了《盐法志》。

1882年,经过张之洞(唐炯妹夫)向朝廷推荐,唐炯升任云南布政使,率滇军防守被法军窥视已久的越南国土(当时的越南还是中国的属国)。结果唐炯却在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候,误听手下将领所说中法两国已经议和,赶回昆明就任朝廷刚刚任命的云南巡抚。唐炯一走,法军马上对清军防守的山西、北宁发动进攻,清军群龙无首,战败撤退。朝廷震怒,唐炯云南巡抚的位子还没有坐热,就被逮捕押赴北京受审。唐炯也算命大,刑部一审时定了斩监候,经过旧相识疏通,光绪帝特批削职为民,回原籍闲居。

05、在云南办了15年矿物

1887年,左宗棠、岑毓英向朝廷陈述唐炯的功绩,光绪帝重新启用唐炯,挂巡抚衔,赴云南督办矿务。唐炯在此任上兢兢业业的干了15年,直到1903年因病退休。为西南铜、铅、锡矿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08年,朝廷加唐炯太子太保衔。

1909年,唐炯在贵州贵阳病逝,享年80岁。

左宗棠评价唐炯:志坚识卓,沉毅有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