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栾晶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01无处不在的羞耻感心理学经常研究“羞耻感”,这说法不接地气,因为没办法把你拉进自己的体验里。 来接个地气,现在,请你想象一件在你生活中,曾最让你感觉羞耻的往事,比如当众放了个响屁。 现在感觉如何? 我猜很多人会这样,不论在干什么,只要想起这件事,就会大叫一声,或者是...怪叫一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当身边人侧目时,你会尴尬地打个哈哈。但其实,对方懂你的,因为他大概也会这么干。 这一声大喊,简直像在说:恶灵退散! 很多感觉你都能耐受比如愤怒,你可以控制自己。委屈,你可以哭一场。烦躁,你可以去唱个歌。 这些感觉都能被你允许短暂在身上停留。 可光想一想这个羞耻感,我们恨不得它一秒钟都不要在身上待。 当我们不以这样的形式去体验羞耻感,而是看到别人在研究“羞耻感”时,我们会觉得没有感觉。 其实是因为,羞耻感被你隐藏或伪装起来,因为它实在太难耐受,所以它不像别的情绪那样能被轻易察觉。 很多时候,它是这样的:
说着说着,还有些莫名的悲伤。 因为羞耻感,是一种很深的对自我存在的攻击:
接触美好的事物时,不会心生喜悦,相反会产生:这世界上为何有如此美好的东西,而我却如此丑陋? 不论是好的、坏的,都会激发起我们自身存在的羞耻感,可这自我攻击是如此深,于是我们将羞耻感改头换面。 比如在情绪上,
而在行动上,
所以,羞耻感到底是怎么来的? 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后,“心明眼亮”,对自己赤裸的身体开始感到羞耻。 用无花果树的叶子遮住了关键部位,然后发生了性关系,开启了全人类。 从这个角度,羞耻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独有的。 也就是说,羞耻感,是通往人性的关键感受。 或者还可以说,羞耻感,最初是和“性”联系在一起的。 02和性联系在一起的羞耻感抚养过孩子的都知道,小孩喜欢抚弄自己的生殖器。 大人有时候会对他说:羞羞羞。 这是最早让孩子将“性”与“羞耻”联系在一起。 再次升级的话,很多家庭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谈性色变。 看电视的时候捂住眼睛,那是经典套路了。 想起一个笑话,爸爸和儿子一起看电视,电视里一亲嘴,爸爸就去喝水,一亲嘴,就去喝水。 儿子实在忍不住了,问爸爸:爸爸,你是不是一看到别人亲嘴,你就口渴? 我们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一想到自己和父母一起看到与性有关的镜头,那种尴尬感!那种尴尬感!!那种尴尬感!!! “请尽快将我赐死吧”的那种尴尬。 父母自己对性是羞耻的,投射给孩子,被孩子内化了。 再极端一些的例子,当孩子长大后,在这个家庭中,与性有关的一切都成了禁忌。提到与性有关的话题,就被严厉地指责。 我知道的一个女孩子,问妈妈孩子从哪里来,被妈妈恼羞成怒地指责:你简直不要脸! 写到这里,有些愤怒和悲伤。愤怒是替这个女孩子,悲伤是替妈妈和孩子。我们能看到,这个妈妈在用暴怒防御羞耻感。 当性与太过严厉的禁忌联系起来,这个孩子会如何? 他一开始感到的不是羞耻。而是:性是坏的,它让父母如此暴怒,它一定是坏东西。 但当这个孩子性开始成熟,他发现自己有性欲,对异性有好感。 这个时候父母的暴怒,和自己的欲望,就形成了冲突,这个冲突的产物有可能就是——羞耻。 这种羞耻不是对性本身的,而是针对自己的欲望:
假若再泛化一下,也许就是:
然后就是:
这是与性相关的羞耻感的来源,它可以泛化到很多面,我们可以去觉察一下自己,有多少羞耻的成分,其实和性有关。 03与被羞辱有关的羞耻感被重要的养育者的羞耻,分为两种:
昨天我和一位妈妈讨论,打对孩子造成的羞辱,和骂造成的羞辱,哪个更深。 比较官方的是从各个角度去看,只是角度不同,没有更深。 但如果问我个人的意见,我会说,打孩子对孩子造成的羞辱感更深。 因为通过语言进行的羞辱,可以经过防御机制的加工,加以过滤掉。 比如我骂你傻逼,你可以想:那是因为你自己是傻逼。 那这句话就不会那么容易刺伤你。 而遭受人身攻击,是没有办法防御的,尤其对孩子来说,只能硬生生接下来。 这是对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无法进行保护的,一种不安全感,和被羞辱感。 这直接攻击到了身体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感。 被暴打的孩子,因为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保证它继续存在,转而形成很深的羞耻。
我的身体,我尊严的承载物,都无法得到一丝一毫的尊重。我不知道我还有什么值得别人尊重的,我大概就是应该被这样对待的可怜虫——向攻击者认同。 认同了对方可以这样打我们后,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羞耻深到了什么地步。 而言语暴力,也同样是这样。
这些也是较深的羞耻感的来源。 我总是在写文章时,感到悲伤。因为我知道被这样那样对待的人很多,而对待他们的人,也是被这样那样对待。 想要改善这个情况,还需要很多的努力。 这是我们简单谈一下羞耻感的来源,也许还有别的形成模式,但我们浅谈这两面。 同时我们也知道,适当的羞耻感,其实是人性很自然的一部分。 我们因为“知廉耻”而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对自身感到羞耻,而去获得更高的成绩。 但病理性羞耻,才是真正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 我们前面谈到,它是很深的自我攻击:
我们可能会因羞耻感这样陷入一种死循环: 认为自己不够好,自身是丑陋的、差劲的; 我们渴望自己变得更好,因为潜意识认为——只要我变得最好,你们都会尊重我; 但当我们真的要去变得更好时,又觉得——我不配好; 04打破羞耻感的死循环一、识别出来自己的羞耻感 无知会带来痛苦,对自己的状态无所察觉,这本身让人惶恐。 所以我会建议大家,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假如你觉得还对你有点帮助,你可以试着去扒开自己看看,问问自己是否存在过度的羞耻:
如果你有一定的觉察力,能够感受到这些。 你会对自己产生一定的掌控感,而这个掌控感,本身可以拿来与羞耻感对抗。 二、知道这个羞耻感,一部分不属于你 我们前面谈到,羞耻感是怎么来的。
你的父母、亲人、老师、朋友,他们都会将自己的羞耻感投射给你。 比如你要知道,对性感到羞耻的,其实是你的父母。
比如你的父母对你的羞辱,其实是投射了对自己的不满意给你。 然后这个羞辱,使得你产生了羞耻感——我真的不好。 等你看到这一部分,原来这个不够好——是父母的。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不去做催眠和暗示,因为你发生的,也许和我不同。 三、带着羞耻感继续生活 这个地球上,你能看到的所有人,都带着让自己恶心的一部分,让它和自己一起活着。 他们的关系大概是——你丫弄不死我,糟糕的是,我也弄不死你。 呐,何必你死我活呢,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嘛。 作者简介:栾晶,一位心理咨询师,公众号:栾晶(gh_752075cacea6),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已获得授权。责任编辑:Spencer 周芝羽 |
|
来自: 揭先生hi > 《20羞愧意识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