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介福、王开、宝大祥...上海滩老店取名趣闻轶事

 关福 2020-02-12

       经商开店的人,都想取个好店名。尤其在旧社会,老板们取店名颇有讲究,并视之为一种经商秘诀。好的店名,既是一块金字招牌,也是一种商业文化,能流传于后世。笔者前几年在做市场调查时发现,上海一些老字号商店的店名里蕴藏着许多趣闻轶事。



老介福:买布“长寿加福气”


位于南京东路257号的老介福呢绒绸缎商店,是上海历史悠久的一家布店。要说“老介福”的店名,得从清咸丰九年(1859)说起。当时有对祝姓孪生兄弟从福建老家赴京赶考,名落孙山后在返家途中滞留上海。为了生计,他们于1860年在今天的河南中路九江路口开了一家布店。文人经商格外看重名声,兄弟俩咬文嚼字,取了个“介福绸缎局”的店名。“介福”两字,意为“两个福建人”(介字拆开来为二人),称“绸缎局”而不叫布店,大概是附庸风雅吧。想不到开张后,不少顾客都是冲着购买绸缎而来,兄弟俩歪打正着,心里好不欢喜,索性专门经营丝绸面料。那时,上海尚无专门出售丝绸缎料的商店,“介福绸缎局”在洋布店林立的棋盘街,犹如鹤立鸡群,生意格外兴隆。

不过,兄弟俩志在读书出仕,无奈屡试不中,心灰意冷,决定回原籍,遂以6000两银子的价格将“介福绸缎局”盘给苏州商人程芦舟。到了清末,程芦舟的儿子程用六接班。时值西风东渐,上海街头出现穿呢制西服和裙装的俊男靓女,程用六敏锐地意识到呢绒零剪生意将前途无量。于是,他吸收苏州“福禄寿绸厂”老板李灿石和徽商姚荫荪入股,并把介福绸缎局从九江路89号搬迁到了23号。

老店新开,自然想换个好的店名。三位老板商量,新店名既要有趣味性,还必须迎合顾客讨口彩图吉利的心理,叫起来朗朗上口,便于顾客口口相传。三人约定,每人说出一个字,拼起来做店名。李灿石捋捋长髯,先说:“我年纪比你俩大,人家叫我'老寿星’,所以我看中一个'老’字。”姚荫荪接着说:“我身高一米八,腿特别长,绰号'长脚’。'脚’与'介’谐音,就用'介’字。”最后轮到程用六,他笑嘻嘻地说:“我矮胖胖,福得得,像无锡大阿福,选个'福’字吧!”说罢,三人不禁抚掌大笑:“老—介—福,妙!妙!妙!”随后,他们邀请书法名家唐陀来写招牌。唐陀边写边啧啧称赞:“妙哉,老介福!”

“老介福”就是“长寿加福气”。许多经过那里的人,即使不想买什么布料,也会进店逛逛,沾点福寿之光。

老介福绸缎局


王开:“王者所开”


王开照相馆享有“照相业之王”的美誉,深受顾客喜爱。“拍照片,到王开”,曾一度成为上海人的口头语。

“王开”这店名取得颇有戏剧性。照相馆创办人王炽开(1888—1972),又名王秩忠,是广东南海县人。他15岁时,进入上海跃华照相馆当学徒,满师后先后在同生照相馆和美利丰照相馆担任摄影师。1923年,王炽开决定自立门户,在南京东路租下一家店铺开照相馆。他十分重视店名,冥思苦想,把想要取的店名用毛笔一一写在纸上,摊在饭桌上朗读。他妻子看得心烦,随口说了句:“这照相馆是你开的,店名就取'王炽开’得了。”这句话让王炽开茅塞顿开,他一拍脑袋说:“有了!把姓名当中'炽’字去掉,'王开照相馆’不就是很好听的店名吗!”后来,他索性将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王开”。王开从小读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墨,他对店名的含义解释说:“一是言明此店是我王某所开,二是说它大,'王者所开’嘛。我要把照相业生意做大,争取成为上海滩上照相业之王!”他以店名激励自己,后来果然被同行和顾客一致公认为“沪上照相业之王”。

王开照相馆广告


宝大祥:“宝”字上大做文章


宝大祥布店创办于1924年。老板丁丕山和柴宝怀原是协大祥布店的创始人,因合伙人发生内讧而另起炉灶。在给新店取店名时,两人有过斟酌:“协大祥”的意思是“同心协力,大吉大利”,“大祥”两字不能少,但前面再加个什么字呢?想来想去,还是丁丕山脑子灵,说:“有了!你老兄的名字'宝怀’的'宝’字不是蛮好吗?”柴宝怀一听,也觉得“宝大祥”这个店名叫起来响亮,寓意也不错。

后来,宝大祥布店在“宝”字上大做文章。如在八仙桥新号天棚下,悬挂了一个镜面大悬匾,上面刻有“招财进宝”图案,还有五个从小到大的元宝连成宝塔状,两个小孩子在元宝顶端手执彩旗跳跃舞蹈,绣旗上也刺有“招财进宝”;在发票上印有“斯宝大祥”的图案,象征来宝大祥购买衣料有吉祥之兆等。那时,办喜事的顾客大多乐意光顾宝大祥,以致民谚说:“嫁囡(女儿)要到宝大祥,备嫁妆,送新娘,床上身上都像样!”甚至还有歇后语“旱涝保收——宝大祥”“笃定泰山——宝大祥”。

1946年的宝大祥广告


冠生园:“园”字里面有讲究


说起“冠生园”,上海人都知道店名取自创办人冼冠生。但鲜为人知的是,“冠生园”的“园”字里面有讲究。

冼冠生,原名冼炳成,“冠生”是他当学徒时为了勉励自己而取的名字。他生于1887年,广东佛山人,14岁时只身来到上海谋生,先在舅父舒竹生开的“竹生居”广东小吃店当学徒,18岁开始在老城隍庙摆粥摊。翌年,冼冠生在南京路浙江路的转角上开了一家叫“陶陶居”的小作坊,用橄榄做成蜜饯,取名“二陶橄榄”,前店后场自产自销,生意倒也不错。可是没过多久,他的店铺及周围房屋要拆迁建造永安公司,只好关门停业。

后来,冼冠生在南市九亩地靠近新舞台的地方找到一间铺面,继续做蜜饯生意。他看到医书上说梅子具有性平敛肺、生津止渴、清凉润喉的作用,便用梅子做成蜜饯,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陈皮梅”,试着拿到新舞台去推销。那时的新舞台,京剧名伶薛瑶卿领衔的文明戏卖座率极高。冼冠生拿着“陈皮梅”,在演出间隙高声叫卖,有些观众买了尝过后,觉得果然酸而生津,唇齿留香。有一天,薛瑶卿哑了嗓子,戏迷们便拿了“陈皮梅”给他尝。想不到吃过后,薛瑶卿的嗓子好了很多,于是又介绍给夏月珊、夏月润品尝。随后,这三位京剧名伶一起找到冼冠生,要求合伙经营“陈皮梅”。冼冠生受宠若惊,自忖是小本经营,岂敢与名人合伙开店。夏月珊看出冼冠生的顾虑,不由分说地递上一张500元银票,说:“这是咱三人合伙的第一笔资金。”同时申明:“咱三人是演戏艺人,不懂经商,只是想支持你把'陈皮梅’生意做大。”1915年,以制作销售“陈皮梅”为主的“冠生店”开张了。

1918年,随着上海戏剧界名人郑正秋的加入,“冠生店”更名为“冠生园”。虽然“店”与“园”只是一字之改,但含义截然不同。冼冠生感恩戴德,在取店名时说:“没有四位大名人的扶持,不会有冼某的今天。”他再三提出“不宜用我的名字作店招”,但四位合伙人则说“冠生”很好听,且已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不宜更改。就在大家谦让不决之际,郑正秋出了一个好主意,把“冠生店”后面的“店”字改为“园”字。他说:“咱们四人都是梨园弟子,'园’就是代表咱们四人。”此言一出,立即得到薛瑶卿和夏氏兄弟的赞同。冼冠生也觉得很妥帖,附和说:“既体现合伙经营的意思,又代表了我的心意——冠生感谢四位梨园朋友的鼎力相助。”

袁美云为冠生园月饼所做的广告


造寸:张爱玲赞其“寸寸创造”


上世纪30年代,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同孚路(今石门一路)有爿张记裁缝店。店主张造寸人称“小浦东”,年纪轻轻却有一手裁制裙子的绝活,能根据女性的不同体态,三裁二剪地就把裙子做得尽善尽美,凡是来做裙子的女性顾客都是满意而归。小浦东渐渐声名鹊起,上海滩上的名媛贵妇、摩登女郎纷至沓来。其中,当红女作家张爱玲,因当时与姑姑住在静安寺赫德路(今常德路)爱丁顿公寓(今常德公寓),相距甚近,写作之余常到张记裁缝店看“小浦东”裁制衣服。张爱玲每次来,总是彬彬有礼地叫声“造寸师傅”,而不像其他人那样直呼“小浦东”。

一次,张爱玲来找“小浦东”,要求给她做一套大红颜色的套装裙。因为与张爱玲稔熟了,“小浦东”半开玩笑地问:“张小姐阿是(是不是)要做新娘子啦?”“不是的,”张爱玲微微一笑说:“因为我小时候没有穿过好衣服,所以想穿得鲜艳夺目些。”“你皮肤白皙,身材瘦长,不宜穿大红颜色的衣裙。”“小浦东”解释着,想让她改变做红裙子的主意。可是张爱玲还是坚持要做。于是,“小浦东”替她做了一套猩红色丝绒喇叭袖紧身上衣和高腰身开衩长裙。张爱玲穿在身上,顾影自怜,打趣地说:“我这身红装,真的要妒煞石榴花了!”

这天,张爱玲显得特别高兴,一改往常沉默寡言的个性,满腔热情地对“小浦东”说:“你这'张记裁缝店’生意好了,应该有个好听的店名。”“小浦东”问:“取个什么店名好呢?”张爱玲胸有成竹地说:“我看用你的大名做店名就蛮好的。造寸,造寸,寸寸创造,把我们女人衣服做得合身漂亮!”“小浦东”一听,连连点头说:“到底是有名气的大作家,肚子里有学问!”就这样,张记裁缝店改名为“造寸时装店”,张爱玲还替他写了店招。

后来,造寸时装店成为与鸿翔时装公司、朋街女子服装商店齐名的沪上三家顶级时装店,又在南京路国际饭店附近购置新店铺。1956年公私合营后,为了支援首都商业建设,造寸时装店搬迁到北京西四。

1956年,造寸女子服装商店在北京开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