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教有什么用?一文解决你对早教机构的偏见

 老玉米棒 2020-02-12

早教是什么?早教教什么?早教,离“教”有多远?
“教育要趁早”是许多父母坚信不疑的教育理念,而宝宝学习潜力最大的时期是在出生后的0-3岁,所以对于早教这个问题爸爸妈妈都是非常重视的。早教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花哨,真的都有效吗?它到底和传统的“教”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早教会给宝宝带来更多负担吗?

家长们首先要明确早教不应该成为宝宝的负担。

很多父母报早教的理由很简单,“教她学点东西啊,教她认识新事物啊,教她培养好习惯…”很显然,他们把早教单纯的理解为“教”,“早教”也就演变为“早期教育灌输”。而对于0-3岁心能、智能、体能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来说,这样的灌输方式可想而知,“我家孩子不肯学,一学就闹”“感觉我家孩子有点笨,教什么都记不住”…灌输式的教育,孩子疲惫不堪,家长烦躁不安。
也许接受这样灌输式的教育,短期的效果很好,“我家孩子会背多少唐诗了”“我家孩子已经可以弹完整的曲子了”…但随后的生活却发现宝宝在父母的“早教”模式下越来越缺乏创造力、想象力,成为一个纯粹承载知识而缺乏个性化生命的载体,或许他们在某些方面优于常人,但是情商低下、自理能力差。
教育是延续的,需要积累,同时又是非常个体化的。因此需要科学的理论和理念作为基础,但又不能完全照搬,它必须依赖于妈妈对宝宝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对宝宝施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所以请按照宝宝的天性来养育、教育宝宝。

一个好的早教机构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1.早教过程不强迫
信息接受是有过程的,或早或晚都会被宝宝接收。有些宝宝看似没有关注,实际上是以另一种方式在关注。宝宝比较好动,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做些看起来与课程无关的一些事或行为。如果这时,强制宝宝去关注课程,反而适得其反。
2.早教课程与宝宝要吻合
选择早教机构最好根据宝宝的年龄来选,与宝宝的性格吻合会更好。课程设置要灵活一点,太刻板的课程宝宝会枯燥,几乎所有的课程在刚开始的时候,宝宝都会对新鲜的教具感兴趣,新鲜的活动所吸引,但宝宝这个时候的专注力是不够的,锻炼宝宝的专注度就不仅仅依靠外在的形式,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3.关键是老师的引导
早教机构可以说是轻奢品,选址一个早教机构最好是实地考察,试听一两节课,看看早教机构的环境、老师的引导方式、对宝宝的态度以及宝宝的适应程度,因为有些机构的老师是非常功利性的为了上课而上课,急于把课程内容传递给孩子,那么关注的重点就不在宝宝身上。
如果老师关注不到,或者引导出了问题,宝宝可能对这个课程就没兴趣了。所以老师的引导很重要。优秀的引导可以带领宝宝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当的引导就会对他有约束,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就会被压制。

那么一定要去早教机构吗?在家怎么进行早教呢?

早教,其实是帮助父母去读懂宝宝,父母的参与,才是重中之重。
早教,是父母的责任,而非早教机构的责任。
早教机构提供的是一个家庭无法满足的环境空间和专业的老师,或者专业的教具和玩具,这些都能给予宝宝更好的体验和培养,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靠父母早教,因为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父母,宝宝在成长、变化,父母就需要跟着宝宝的变化进行适度早教。
也许很多父母存在这样的误区,孩子学到什么?会什么?却往往忽视了生活中的吃喝拉撒各种日常细节,生活中的任何场景都可以给宝宝早教,早教并不是教孩子掌握什么,而是培养孩子建构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表达自我,综合平衡发展孩子的体能、智能、心理能力。


记得最重要的一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宝宝生来就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即便宝宝在某一阶段对父母的刺激没有及时回应,也请心急的父母千万不要放弃,因为宝宝一直在学习、积累。总有一天,他进步的速度会让你惊诧万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