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5理想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20-02-13


孔子说十有五岁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是他自己一生的总结,认为年轻时的志向和理想决定了整个一生的成就,那么我呢?

我记得很小时候写作文,老师总是让写自己的理想,很多人写当老师、当警察、当医生,我也忘记了自己当时写的是当什么,而母亲总是说她上学(只上了半年)时记得最清楚的是,老师告诉她以后我们每家每户都会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而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从小内心深处都在呐喊我要每顿都吃上白面馒头

我说不清楚这是理想还是欲望,估计大部分人都说不清楚理想、梦想与欲望之间的关系吧,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为了锻炼大家的演讲能力,每节课前五分钟都会要求一个同学上台都要围绕一个主题演讲五分钟,而我的同桌上台时候讲到我的理想是要做一个希特勒一样的人物,能够征服世界,能够转动着地球仪说这里、这里、这里,都是我的,他讲完后全班人都哈哈大笑。

其实在我吃白面馒头的愿望实现之后,我就陷入了理想空白时期,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怎样渡过,不明白我的人生意义在能力,就像一条蚯蚓可以改善土壤,一只蜜蜂能够传播花粉,那么我能做什么呢?

我没有去想,也想不明白,只有高三的时候被家长和老师要求去考大学,而且哥哥说机械专业好找工作,可是进入大学之后呢?当我听到我们校长考察欧美回来后说中国的机械行业落后欧美一百年,我的心就像又一次掉进了无尽的深渊,四周漆黑一片,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于是我开始逃课,考试也不及格,然后一头扎进了图书馆,不断地翻阅着各门各类学科书籍,开始思考,考试惆怅,开始试图抓住一根藤蔓。

然后毕业,跟其他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做办公室,喝茶、看报纸、回到宿舍之后喝酒吹牛打牌,但是我一直没有摆脱自己的惆怅。

有时候,在早晨坐车颠簸的公交车上,我会默默地盯着窗外,看着马路旁边的房子、树木、行人匆匆地从眼前消失,房子、树木、行人、车子,一切仿佛虚幻中的景象,其实我也没有注意,目光的远处只有缓缓流动的白云,青岛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吞没了眼前的所有的东西,那些房子,高的、矮的、新的、旧的,那些狰狞的松树、古老的法桐、还有低矮的冬青,那些或者步行,或者骑着自行车,或男或女,穿着各色衣服的行人,统统地被那遥远的,空洞的天空所吞噬。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青岛冬天强劲寒冷的风,江南梅雨季节潮湿的空气,还有故乡小河边泥泞的土路,这个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每个人都在忙碌,下岗、下海他们都在不安分地活着,经济危机、自然灾害,还有莫名的瘟疫,那只看不见的手,是上帝的吗?长大后的时光真是不美丽,就像我在图书馆暑假前漫无目的游荡时一样,就像我现在每天听者工地里与甲方之间的龌龊一样,这个社会原本应该是什么样子?

每天公司的工人们在工地上肆无忌惮地骂着各个经理,骂着这该死的繁重的劳动,骂着甲方某人的卑鄙无耻,骂着肥沃的项目后那可怜的工资和奖金,骂着那些无知的人的趾高气扬的指挥,骂着艰难的生活带给自己的疲惫......

我找不到自己的道路,我忘记了自己的幼年时的理想,我的脑袋中被塞满了破旧棉絮,每天,日复一日地盯着远方,每天,走过那破旧的积满灰尘的铁路桥洞,每天,坐在压抑的陈旧的办公室里,每天,听者整个世界在叽叽喳喳、吵吵闹闹。

我知道自己需要离开,到一个能够思考的地方,到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到一个让烦躁的心可以安静的地方。

于是我背上了简易的行囊,一堆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一床从大学宿舍里背回来的被褥,几件已经不新的还算满意的衣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离开了那刚刚分配给我的一间牢笼,在所有同事惊愕的眼神中,在家人的疑惑不解中,在世纪末,国有企业下岗倒闭的大潮中,我选择了主动离开,带着恐慌不安和美好憧憬。

我没有理想,所以我想找到理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