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特劳斯家族:从入门到精通(9)- 《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Op.316

 lixiujuan2012 2020-02-13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Künstlerleben)》作品第316号,作于1867年。同年2月18日,在维也纳戴安娜宫举行的“维也纳黄昏之星”艺术家协会舞会上首演获得成功。

维也纳黄昏之星艺术家协会是当时影响力很大的艺术家社团,施特劳斯三兄弟都是这个协会的成员。当协会决定举行舞会时,小约翰·施特劳斯欣然将这首乐曲献上。


维也纳黄昏之星艺术家协会的舞会举办地,恰恰也是《蓝色多瑙河》首演并获得成功的场地,而且《艺术家的生涯》的首演仅比《蓝色多瑙河》晚了3天,因此人们将《蓝色多瑙河》与《艺术家的生涯》看成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的姊妹篇,都是他圆舞曲的经典之作。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5首小圆舞曲和结束部组成。

序奏:以第一、第四、第三小圆舞曲的曲调组成。

[0分00秒]一开始先由铜管吹奏几个和声,双簧管在弦乐柔和的音响衬托下,用C大调,徐缓的行板,轻轻地奏出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A。轻盈优雅的旋律,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0分18秒]接着单簧管用二重奏的形式插入第四小圆舞曲起伏回荡的主题的主要音调,开朗柔和。[0分27秒]然后由大提琴再现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构成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0分54秒]序奏转为圆舞曲速度后,由小提琴和双簧管在A大调上先后奏出第三小圆舞曲的主题B开始部分轻松活跃的时调。最后突出圆舞曲节奏,有力地结束序奏部分。

紧接着出现的第五个小圆舞曲都用二部曲式写成。

第一小圆舞曲:

[1分17秒]在序奏部已经出现过的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的抒情旋律再次出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分53秒]接着出现由第一小提琴用G大调在中音区奏出的主题B,使乐曲充满了活泼轻快的青春活力。这一流畅的主题与淡雅的主题A开成了生动的对比。

第二小圆舞曲:都在C大调上。

[2分08秒]主题A采用同音反复进行后落音在相邻近的上方或下方音级的旋律进行写成,平稳庄重。

[2分44秒]主题B奏出了柔美舒畅、婉转悠扬的旋律,充满了无拘无束的轻松气氛。

第三小圆舞曲:转为下属调F调。总共32小节,是全曲中最短的一支小圆舞曲,它的两个主题一气呵成。从乐曲的节奏特点和结构看,主题B是主题A的变化重复,但比前者更加丰满和活跃。

[3分00秒]主题A。

[3分15秒]主题B。

[3分30秒]主题A再现。

[3分45秒]主题B再现。

第四小圆舞曲:回到C大调。

[4分00秒]主题A以民间连德勒舞曲风格写成。连德勒舞曲中常用跳进的旋律进行和附点音符、休止符形成的跳跃感,使乐曲显得纯朴而欢快。

[4分30秒]在序奏中已经出现过的主题B再次出现,以附点音符构成的旋律进行柔和甜美,形成了与主题A迥然不事的对比。

第五小圆舞曲:再次转为下属调,较简短。

[4分50秒]主题A采用了连绵的切分音和跳进音程,活泼轻巧。

[5分23秒]主题B与第三小圆舞曲主题B有着类似的特点,也采用带顿挫的节奏和突出七级音,同样具有活泼欢快的色彩。

[5分53秒]乐曲结尾长达156小节,规模与气势都较大,依次再现第三小圆舞曲主题A和其他几个小圆舞曲。在完整地再现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后结束全曲。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