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由商汤建立。 其分为“先商”、“早商”、“晚商”三阶段,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商朝起源 夏自少康中兴后,传到孔甲,夏王朝已统治中原地区数百年,由于统治日趋腐化,夏王朝开始走向衰落。但与此同时,兴起于东方的商族埋头发展,逐渐强盛起来。 孔甲下传四世,履癸继位,他就是夏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桀。相传桀非常残暴,百姓已不堪忍受。《史记·夏本纪》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鸣条之战桀被商汤所率的军队击败,桀逃奔南巢而死,夏灭。汤回师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 军队 武器 商朝人口约500万至700万,士兵约12至15万。商朝军队的武器装具,据考古发掘和甲骨文记载,主要有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干盾、矢镞、头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镞、头盔等。 国都 商朝刚开始定都于毫,后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迁邢(今邢台市)、南庚“自邢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在今河南的安阳市发现了殷墟,在商丘市、郑州市、偃师市、温县、辉县、新郑市等许多地方也发现过商朝文化遗存。 史学家认为,迁都与内部的政治斗争有一定关系。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导致内乱不止,外患不断。从中可以看出统治阶级贪婪的本性! 文化发展 1.服饰 商朝服饰至少有十二种形态,并具有了相当严格的等级制度。 2.音乐 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 3.宗教 据商代的甲骨资料来看,殷商时代的万物崇拜依旧盛行,信仰对象包含大自然的各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对象。但这些自然神祇仍属于万物崇拜,变化有限。 经济发展 1.农业 商人从一开始就是一农业为主的部落,商汤曾派亳人帮助葛人种地。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反映商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2.畜牧业 畜牧业在商代出土的除了有六畜的遗骸外,还有象骨,说明当时北方还有训象。并且掌握了猪的阉割技术,开始了人工养淡水鱼。 3. 手工业 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成为商代文明的象征。而且商朝人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千纹绉纱的縠,已经掌握了提花技术。 商朝疆域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 除了包括夏所属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还可能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 商朝灭亡 商代最后一位君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人称殷纣王。为帝乙少子,帝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 可纣王即位后,渐渐变得骄横,刚愎自用,听不进谏言,以为天下没有人能高过自己。宠妲己,凿池储酒,悬肉如林,还加重赋税来满足自己的。 百姓颇有怨言,诸侯日渐离心,可纣王不知收敛。反而听信妲己建议,以酪刑镇压人心,设炮烙以惩叛逆。 帝辛五十一年,周武王十一年,武王看到纣王荒淫无道,众叛亲离,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联合诸侯起兵30万伐纣。 纣王得知消息整兵70万,开赴牧野,与武王决战。结果大败,一路逃到鹿台,结果还是被武王擒杀。 武王的大军,当天便进入商国。把象征国家的九鼎,由朝歌迁往镐京。于是,这个立国六百多年的殷商帝国,在殷纣的手中,彻底灭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