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住3岁前的记忆特征, 掌握4个技巧, 在家做早教提升宝宝记忆力

 骄阳飞雪 2020-02-13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孩子小记不住”,记忆力真跟年龄有关?孩子越小,就记忆力越差吗?

实际上,人的记忆力发展最早在胎儿期就有所表现。

根据研究发现,如果把记录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放给新生儿听,新生儿就会停止哭泣。之所以听到母亲的心跳声,新生儿就会停止哭泣,是因为这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回到了熟悉的环境中,在妈妈肚子里,这样的心跳声再熟悉不过。这说明在胎儿时期,他们就已经具有听觉的记忆了。

“孩子小记不住什么”,并不是说孩子没有记忆力,而是他们的记忆时间较短。这跟孩子大脑发育的程度,以及认知、语言等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密切的关系。掌握正确合理的方法,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是亲子互动,帮助孩子提升他的记忆力。

【充满感情色彩的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出现的时间。

情绪记忆的出现要晚于运动记忆,大约在宝宝出生后6个月左右,才会出现。情绪记忆,顾名思义,是与情绪或者情感有关的记忆。当孩子出现了一些有意识的情绪表达,比如有意识的笑,情绪记忆就开始出现了。

情绪记忆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对于婴幼儿来说,他们更容易记住能够引发自己强烈情绪的东西。比如自己非常喜欢的,或者是非常讨厌的东西,这些会让他们印象深刻。伴随着情绪记忆的发展,孩子的情绪体验也在逐渐丰富。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情绪记忆特点,激发孩子的兴趣,利用积极情绪帮助孩子加深记忆。

语词记忆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语词记忆在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发展,也能够促进帮助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语词记忆虽然是较晚出现的,但是它发展很快,并且逐渐占据主导的地位。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孩子开口之前,他会将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语言内容记下来,最后再转变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虽然说婴幼儿的记忆时长较短,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样的记忆是无效的。即便有些内容他们记住又忘掉,但是下一次在重新学习的时候,会比之前用时更短。

根据上述的记忆特征,家长可以抓住4个技巧,帮助孩子提升记忆能力。

善用运动记忆,帮助孩子学习。运动记忆的效果要优于其他记忆方式,所以家长在教给孩子一些内容的时候可以配合动作。比如说,教给孩子唱儿歌的时候,就可以配合相应的动作,让孩子模仿学习。早教中常常用到的亲子小律动或者是手指游戏,就是这样的形式。

注意形象记忆,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

孩子的形象记忆,需要有感知的基础,家长要注意让孩子通过多感官的体验,来帮助巩固形象记忆。比如,想让孩子记住“橙子”。可以让孩子摸一摸橙子,从触觉上感知橙子的形状和表皮的手感;再让孩子看一看橙子,从视觉上看到它的颜色和形状;然后让孩子闻一闻橙子,从嗅觉上感知它的气味;最后,尝一尝橙子的味道,从味觉上感知。这样的感知,能够让橙子给孩子留下具体的形象,帮助孩子记忆。

重视语词记忆,巩固孩子的记忆。

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这个过程当中,记忆力也在发展。当孩子能够熟练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这个时候语词记忆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信息的整理,还是表达,都帮助记忆的巩固。在教孩子某项技能或者知识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使用语言的重复,帮助孩子记忆。

记忆力的发展,关乎孩子的知觉、想象、思维、语言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家长要根据孩子记忆发展的规律,进行相关内容的早教,帮助其记忆的发展。

我是咩小胖,育婴师早教师更是宝妈,多平台育儿领域原创优质作者。有着多年早期教育经验,为家长提供个性化教育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