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重面肌抽搐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病案]于某,女,20岁。1982年2月5日就诊。半年前因精神刺激,致两侧口角 

时有抽动,开始每日10余次,以后逐渐加重,每分钟达40~50次抽动,流涎,严重 

影响饮食和睡眠,心烦易怒,腰膝酸软。曾去多家医院诊治,服用安定、谷维 

素、维生素B1、苯妥英钠及中药等均无效,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心肺及神经 

系统检查均无异常。舌红,脉细弦。 

[治则]育阴潜阳,降逆熄风。 

[取穴]止痉点。该点选穴是在肌肉抽动处用中指依次按压,当压到某一点即 

可明显抑制抽动时,此为止痉点。从肌肉抽搐处进针至止痉点止,强刺激,每 

隔10分钟运针1次,同时配穴太冲、合谷、曲泉。针1次明显好转,针3次症状 

平复,又巩固疗效,针一周。随访八年未复发。(见《山东中医杂志》1992年第1期) 

[评析]患者因精神刺激引动肝风,风阳循经少冲扰于面目而致抽搐。止痉点 

可调节局部经气,消除积聚之邪;太冲为肝经之原穴,合谷为手阳明经之原 

穴,两穴相配平肝熄风,调节本经之经气;曲泉为肝经之母穴,属水,有滋水涵 

木之意。诸穴配伍育阴潜阳,调达气机,平平肝熄风,故面肌抽搐则止。(李祥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