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疹后失语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麻疹后失语 

[病案]苗某,女,4岁:1976年6月24日诊。其母代诉:麻疹发烧后失语已半月 

余。患儿于1976年5月初患麻疹,疹出不畅,反复出,达十余日,后高烧、抽搐, 

经治疗后,虽高烧已退,抽搐停止,但形成失语,已半月余。患儿体形消瘦,面色 

无华,慢性腹泻,纳呆,精神怠倦,嗜睡,表情淡漠,只能发出“哇、哇”的单音,并抓 

耳挠脚,心烦急躁,两耳听力尚存。诊断:麻疹高烧后失语。 

[治则]补脾土,生肺金。 

[取穴]足三里(先刺以补其虚)、通里、合谷、下关(双)、廉泉。手法用中刺 

激,不留针。次日复诊,其母代诉:昨日针后患儿流涎不止,至夜突然能喊妈 

妈,今晨已恢复正常,基本上能回答所闻之语意,精神大有好转,泻泄,纳呆亦见 

轻。取上穴再针1次,以巩巩固疗效。月余后随访一切良好。(见《河南中医学院 

学报》1977年第2期) 

[评析]麻疹发热后引起失语,乃是肺虚金不能鸣之故。针足三里等穴,可补土 

生金,肺金实则鸣矣。(马荫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