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体囊肿(舌上痰核) [病案]赵某,女,24岁。自感吃饭时咀嚼不便,说话欠利,右侧舌尖麻胀感半年 余,并伴胸闷纳呆,肢体困倦等症。曾去某医院检查:发现舌右侧前缘有一花 生米大小之肿块,诊断为“舌体囊肿”,并给予硬化剂治疗,初时肿块略见缩小,半 月后反见增大,要求服中药治疗。来就诊时见舌右侧前缘1/3处舌体隆起增 大,有如荔枝核大小之肿块,表面呈浅紫红色,肿块无触痛、质软光滑,舌质红 润,苔白腻,脉沉弦滑。 [治则]健脾消痰散结,疏肝行气软坚。 [方药]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白术14克,甘草6克,柴胡12克,桔梗12克, 生牡蛎30克。连服20余剂,舌上肿块消失,诸症皆愈,随访半年未复发。(见《新 中医》1981年第5期) [评析]祖国医学有肝脉络于舌本,脾脉络于舌旁的理论,七情气郁则舌肿不能 语,又有“怪病多生于痰”之说。今患者胸闷纳呆,肢体困倦,为脾虚湿阻之症。 因肝胆气逆,脾虚不运,水湿内停,凝聚为痰,痰浊互结流注经络,循经上结于舌, 聚而成为痰核。法用疏肝行气,软坚、健脾,燥湿,散结之药,二陈汤健脾燥湿 化痰,白术健脾祛痰,柴胡疏肝行气解郁,生牡蛎软坚散结,桔梗辛散苦泄,载药 上行达病所。诸药合用,使脾健肝疏,痰行结散,故而病愈。(李祥云)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