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苏轼咏除夕诗赏析

 江山携手 2020-02-13

      努力尽今夕  少年犹可夸

           ——苏轼咏除夕诗赏析

                 川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节日风俗多有相同,除夕也是如此。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诗中介绍了他的家乡四川眉州除夕节日的情形。

晋代周处《风土记》云:“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谓之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岁末,苏轼在陕西凤翔府任判官,不能回家过年,就写了《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寐,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寄给在汴京的弟弟苏辙。在诗题中,诗人介绍了岁晚家乡特有的风俗。

先看《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所谓馈岁,就是在岁末时互相问候,致以节日的祝福。

在《馈岁》一诗中,诗人笔下展现了一幅精彩的风俗画。一年的农事,大家不辞辛苦,相互帮忙,终于大功告成,各有所收。岁暮欢乐的时光稍纵即逝,为了难得的美好欢愉,人们不计较物品的好坏,以物相赠,恐怕错过了大家一起庆祝的时间而留下遗憾。接下来诗人描写了馈岁之礼,人们不管贫富都加入到馈岁的行列之中,各有所乐。在这特定的节日环境氛围里,诗人尽情的展现故乡醇厚的风俗,想置身其中,而又身不由己。以“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总束全文,不言思家,而在佳节期间,歌颂故乡习俗,叹无人共举乡风,一种无法遏止的思念家乡之情流于言外。

再看《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所谓别岁,是在新年到来之前,邻里、亲戚或是朋友,互相宴请,酒食相邀,辞别旧岁。

《别岁》是一首生命之歌,流露着对于时光易逝的伤感和对于生命短暂的困惑。诗的开始,说故人如果远行千里,还要依依惜别、迟迟难行,何况人生别离一岁呢?可怕的是,人之远行尚可归来,而岁行的流逝却不能追回了。你若想问这个“岁”去了何处,我告诉你,它远在天涯,已经追逐着东流之水,流到大海之中,永无归时。……哎!不要嗟叹旧岁之别吧!因为我们很快就又要与新岁辞别。那么,不悲哀嗟叹旧岁的流逝,又应该怎样对待这流光电闪一般飞逝的生命呢?诗人的回答是:“东邻酒初熟,西舍彘已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就是要在欢乐中享受生命,享受时光。你看,东邻酒熟,西舍肉肥,何不举杯畅饮,来慰藉那对于时光流逝的悲叹呢?诗人的这首早期诗作,在内涵上,显示了东坡初入仕途的困惑和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拷问,其答案尚属那种青年时代的莫名惆怅;就其写作方式而言,见出了以后以议论为诗、以文为诗的端倪,其中以一种情理和思考作为篇章结构的主线,气势纵贯,一气而下,引人入胜。

而《守岁》,则透露出青年诗人的豪情:

          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所谓守岁,就是在除夕之夜,达旦不寐,等候新年的到来。

诗的开头将流动之垂岁比拟为“赴壑蛇”(李商隐《樊南甲集》有云:<</span>>“赴壑而一去无返”),蛇之赴壑正与岁之流逝相同,诗人就此起兴发论,说在守岁之时当这条赴壑蛇的修长美丽的蛇鳞大半没去之时,谁也难以遮挡住它的去意;而它仅仅剩下一个蛇尾时,不论怎样努力,你都难以拦住它的消失了。倒是那些孩子们无忧无虑,勉强支撑着不睡,在除夕之夜喧哗着。我一直坐到灯烬灰灭,才起来仰望北斗横斜。想到一年年地度过,重要的是不要将自己的心事、理想、愿望随意蹉跎。努力就从今夕开始吧,趁着现在自己还是青年人(当时苏轼二十五六岁)。此诗表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诗人用蛇赴丘壑比喻时间流逝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终抓紧时间做事,免得时间流逝,虽勤也难补于事,努力应从今日始。勉励自己和弟弟要惜时如金,不要让志向抱负付诸东流,透露出青年苏轼不甘平庸、意欲有为的豪壮胸襟。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在杭州通判任内运司。十一月,奉命往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赈饥。当年除夕之夜宿于常州城外运河边,写了《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其一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其二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第一首诗写除夕之夜的悲伤情怀。诗中的“野哭”、“病眼”、“苦思”、“霜重”、“残灯”、“孤舟”诸语,无不充满冷寂愁郁的色调,望而生悲。当然,诗人如此惆怅郁结是有特定的时空背景的。诗人此行是奉旨赈灾,时值岁末寒冬,看到百姓饥寒交迫,不由得为民间疾苦而深深忧虑,此其一。其二,写作此诗时,正值除夕之夜。除夕是一年的终结,站在这个时间点上,不免让人心生岁月如流、人生易老之叹。诗人说洗过头后,感到头轻发疏,就是这个意思。其三,除夕是合家团圆,共享天伦的最重要节日,但诗人却受命在外,远离故土,思乡之情、羁旅之意油然而生。万家合欢的除夕之夜,诗人独在异乡,饱受严寒,辗转难眠,触景生情,歌哭皆悲。不过,这首诗也不尽是悲情。末尾两句,诗人写他从残灯的一线光亮和小舟的一夜托身里,感受了一丝的温暖和美好,所以他要感谢它们,这就是诗人的超迈之处了。这其实也是为下首诗写自己的豁达乐观张本。

第二首主要写政治上的失意。首句“南来三见岁云徂”,三年之中,诗人虽然不断上陈己见,无奈与当权者多有不合,终不能回朝。诗人由此感叹恐怕自己一生都要在谪居在外,奔走宦途了。第三句是写年老心境:人老了,就不想看新的年历,怕勾起对年华流逝的伤感。第四句中诗人自比“旧桃符”。桃符是民间新年时悬于门户、用以辟邪的桃木,上面刻有传说能食鬼怪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形象,一般是一年一换。“拟学旧桃符”暗指诗人要抛却不如意的仕途。这当然是一时之意。五六两句写自己的老态。而诗人以“老”、“病客”自称,实际上是就心境而言的,因为在年龄上他当时才38岁。末尾两句是全篇之眼。诗人一扫前面的郁闷,表示要用“穷”和“愁”换取长久的健康,要饮屠苏酒来迎新年。

除夕饮屠苏酒是一种习俗,可以强身健体,祛除疾病。饮屠苏酒的习惯,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来,年纪越大的越后喝。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先少后长喝屠苏酒的风俗一直传到后代。

诗人说“不辞最后饮”,表明他不以岁月流逝为意,以豁达乐观待之。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以此观照开篇,更见诗人豪放旷达的情怀。

这两首诗是羁愁之文,构思精巧,落墨不俗,收束更是出人意表。诗人用笔老成,写景抒情,形象深致,曲折顿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