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哑(1-2)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音哑(一) 

[病案]周某,女,38岁,1976年3月8日就诊。患者系音乐教师,近二个月来唱歌 

时发生音哑,月经前加重,咽喉干痛,有时心烦,失眠,舌质紫黯,脉沉细稍数。检 

查:声带充血肥厚,曾服西药无效。 

[治则]活血逐瘀,引瘀下行。 

[方药]桃仁6克,红花6克,甘草6克,桔梗6克,柴胡6克,枳壳6克,生地9克,当归9 

克,元参9克,怀牛膝18克,蝉蜕4.5克,连服6剂,发音正常,其他症状亦痊愈。(见 

《新中医》1978年第2期) 

[评析]本案所用方为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会厌逐瘀汤的加味方。原 

方是治疗瘟毒烧炼会厌,血凝不能盖严气门,饮水即呛之症。现患者声带充血 

肥厚,系属热壅声带,血凝发声不灵而音哑。选用会厌逐瘀汤加味,可化开声 

带之瘀血,并能引瘀下行,故而使声带恢复正常,发音宏亮。(李祥云) 

音哑(二) 

[病案]张某,男,28岁。声音嘶哑一年余,屡治少效。刻下声嘶不扬,进食稍快即 

作呛咳,咽部胀闷,似有物阻。检查:见双侧声带清白,左声带固定于旁中位上, 

闭合欠佳,双侧披裂肿胀,不充血,咽部未见明显异常。摄胸片未见明显异 

常。  

[治则]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防风6克,川芎6克,独活6克,桑寄生10克,秦艽10克,落得打10克,功劳叶 

10克,伸筋草10克,油松节2个,鸡血藤15克,蝉蜕3克,甘草3克。5剂药后,声音 

嘶哑略有减轻。守方再服20余剂,声音渐趋亮朗,左声带活动自如,披裂肿胀 

消失。上方去独活、防风、油松节,加百合10克,当归10克,山药10克以善其 

后。(见《辽宁中医杂志》1986年第12期) 

[评析]本案乃风寒痹阻,脉络不通,关节活动不利,而致声带失用。喉有五属,无 

形之气者,心为音声之主,肺为音声之门,脾为音声之根,肾为音声之本,有形之 

质者,声带属肝,得肺气而能震颤;室带属脾,得气血之养而能活跃,会厌、披 

裂属于阳明,环杓关节隶乎肝肾。五脏受损皆可导致声带疾病。故用化痰、 

破瘀、益气等法治疗,使肿胀消失,声带功能恢复。治疗声带疾患有二忌:一 

忌苦寒,二忌收敛。今用疏风散寒,活血通络之法,使患者声带功能恢复而病 

愈。(马荫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