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 [病案]蒲某,女,46岁。1975年6月12日初诊。生育八胎,有肾盂肾炎史。1971 年6月始于感受风寒,渐腰脊酸痛,右腿骨痛,步履无力,至1972年5月右腿跛 行。先后经两个医院X线片示:“骨盆骨质脱钙稀疏,两耻骨上下支和右髂翼 见条状透亮带,最宽0.4厘米,无骨痂形成,骨盆呈漏斗型,腰椎、肋骨、锁骨、 肩胛骨、髋关节、蹠趾骨的骨质均脱钙稀疏,右股骨上段、左第三蹠骨中段 均见假性骨折线。症见消瘦乏力,两手麻木,口干纳呆,头昏耳鸣,手足心热,便 结,舌红欠润,脉细数无力。 [治则]滋肾清热,益气通络。 [方药]生地24克,白芍24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补骨脂 10克,鹿角霜10克,龟版12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炙黄芪15克,苁蓉15克,桑枝 30克,乳香6克,没药6克,炙甘草6克,鸡血藤18克,虎骨3克(研冲)。服逾200剂, 进虎骨60克,豹骨300克后,腰腿酸痛及右腿跛行大效,诸症悉减,舌淡红,脉转 有力。仍守原意加狗脊12克,川断12克,仙灵脾15克,桑寄生15克,生龙骨18 克,生牡蛎18克,阿胶10克,蜜丸,每服10克,日2服。药后腰腿酸痛近愈,行如常 人,唯过劳后周身酸困,诸症均瘥,于1973年2月上班工作。X线片复查:骨质 已无明显稀疏,原假性骨折线较模糊,见骨痂形成,骨盆变形向前。嘱间断服 前丸药。六年后随访,无何不适。(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4期) [评析]患者已近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之年,又加产育过多,肾气衰 弱,精血亏损,外感风寒之邪,内著于骨。肾主骨主髓,肾精不足,骨髓失养,阴虚 热蒸,则骨枯髓减,故腰腿酸痛,足不任身,骨质疏松。治以重滋肾填精,兼清虚 热,辅以益气通络,选用虎潜丸合活络效灵丹为主治之,药症合拍,守方服逾三 年而愈。(黄宣能)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