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3课,如何判断一篇文章的内容质量

 senllon 2020-02-13

用已知概念介绍未知概念

用熟悉场景解释陌生场景

用说人话代替高深莫测


这节课我们讲一下“如何判断一篇文章的内容质量”

"内容为王“这四个字我们一直在说,每个人都在说,也都明白它的重要性。但究竟什么样的内容可以称王?很从人并没有认真思考。

我们经常说”这篇文章好,这篇文章太垃圾了“。那什么样的文章才算好文章,什么样的文章不好?有没有几个简单可执行的判断标准?如果没有标准,仅凭感觉,是不是经常误判?我们运营一个新媒体账号,每天写文章,约稿,找转载,每天都在做"这篇文章好不好”地判断,所以,学会判断一篇文章的质量非常重要。

为了这个主题的研究,我花了不少时间分析一些优质账号的优质内容,最后总结出一篇高质量文章一般都会满足的5个标准:

1.提供新知

2.信息量大和信息密度高

3.逻辑性强和认证精彩

4.容易理解

5.真诚沟通

一,提供新知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任何一篇好文章都要做到提供新知。这个新知指的是:新知识,新认识,新故事,新材料等等,总之你要提供点新东西,不要老生常谈,要让读者看完有新收获。

比如@李叫兽的文章,你每次读都会破除大脑中对很多事情错误的认知;

@李笑来的文章你每次读都能对一个你原本熟悉的概念产生新认知。

@逻辑思维,@果壳网  的文章,你每次读都能学到一些原来可能不知道的新知识。

@丁香医生,@年糕妈妈  这样的账号,你每次读他们的文章,就会感觉“嗯,又学到一招”;

再比如最近比较火的@大象公知@老道消息  @桥下有人  这两个账号,每次读他们的文章,都会感叹,这家伙从哪里扒出来这么多料,其实他们就是在写马云,冯小刚,徐静蕾这样被大众熟知的人和事的时候,提供了新故事,新材料。

所以,当你写完一篇文章的时候,要整体上看,这篇文章是不是为用户提供了新知识,新材料。是不是给用户提供了新鲜的观点,认知。是否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看问题视角,如果是,就很好。

如果你写完之后,发现整篇文章都是老套的观点,熟悉的故事,没有新鲜的知识,那么用户一定不会喜欢看这样的文章。

二,信息量大和信息密度高

判断一篇文章好坏的时候,我们总是说:这篇文章是不是太短了?这篇文章是不是太长了?其实这样的判断基本上没有意义。文章质量的好坏跟文章长短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有必然联系那岂不是太好办了,我就多写几句,少写几句不就得了?

长和短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量和信息密度,有的文章长达万字,但是基本没什么废话,每一段每一句,都是好东西,那你就不要嫌它长。有的文章写了1000字,看起来短小精悍,但这1000字其实用100字就说清楚了,那这1000字写的文章就是不好。

反过来也是,不要一看见长文就觉得好,觉得作者用心了,有可能写的都是废话。而短短500字的文章,你也不要看见人家那么短,就觉得太单薄,非得再多加点东西,有可能人家句句经典。

所以,我们要看单位篇幅内,是否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大的信息量。不要单纯说,这篇文章太长了,这篇文章太短了。

推荐大家关注@大象公知,@老道消息,@桥下有人。三个账号都有非常大的信息度。

三,逻辑性强和论证精彩

任何时代,文章的结构 和逻辑都很重要。这里说的结构和逻辑,有些是形式上的,比如分模块,分小标题,有的是内在的,你读的时候能非常强烈的感受到。逻辑其实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牵引读者一步一步往下走,或者说叫环环相扣。反着说可能更好理解,逻辑性不好的文章有这些特点:

1)整体上,整篇文章结构混乱,比如几个小标题之间关联,顺序不好,或者根本不是围绕着一个事说的,像一盘散沙。

2)细节上,经常是上一段和下一段关联不够或者跳跃性太强。

论证精彩也是好文章的一大特点。这里和文笔无关,而是你写东西的时候,能不能保证举的例子,引用的证据都非常准确,恰到好处,让读者看的时候拍案叫绝。现在很多文章一大缺点就是,他举的例子和他要q解释,说明,论证的东西,关联性不够,不够贴切,不够精彩。

关于文章的逻辑性和论证的精彩性,你可以去看@李叫兽  @李笑来  的文章。

另外其实@咪蒙的论证也都非常精彩,也就是她讲的每一个小故事都能非常精彩的解释说明她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价值观。她表达的观点,传递的价值观未必是好的,但是她论证足够精彩,达到令人信服的效果。

四,容易理解

这个不容易做到,或者程度不够。不管你写什么,要争取让更多人理解,你能让多大的人群比较好的理解你的内容,你就能拥有多大体量的读者。比如李叫兽,李笑来等,不管他们表达东西本身多么复杂,都能做到让绝大多数人一看就懂。

听说过一个故事,就是@逻辑思维在请某个领域的大牛给普通 人做这个领域的科普专栏时,每次录课程,就让旁边做一个小白听着,每次听不懂就要打断他,说明这个地方可能很多人会听不懂,那就要重新修改一下,让它变得更好理解。

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尽量让用户更好理解 一些,要把复杂的东西写简单,用已知的概念介绍未知的概念,用熟悉的场景解释陌生的场景,用说人话代替高深莫测。这就是用户思维,你写的文章就是给用户看的,如果用户都看不懂,写的就没有意义了。

五,真诚沟通

首先就是真诚,真诚是发自内心的,是不跟读者装逼,不套路读者,不做作,不要对读者有优越感。一篇文章真不真诚,读者都能感受到。

然后写文章更应该是沟通的姿态,而不是表达的姿态,表达 这个词感觉上是单向灌输,而沟通感觉上更是双向互动,更像是朋友说话。

因为有时候要在其他渠道上推我的课程,所以我写过几篇广告软文,很多渠道的留言反馈,大家都不反感这样的广告,反而觉得我很用心,甚至明知道是广告还要在朋友圈帮我转发。因为我在下笔写每一句话的时候,心里都是真诚的,这种东西如果你是装出来的,用户一定能看出来。

所以,如果你问我怎么才能做到真诚,我会告诉你,”没有任何道路能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以上就是判断一篇高质量文章的5个标准,很多时候,你能满足3个以上就很好了。我给大家讲这个课是因为,我们做媒体其实就是给大家提供内容产品的,如果你在心里有标准,有判断力,那么,日复一日的内容产品生产过程中,你就会有意识的保持相对稳定的高质量。


课后作业

找出你过去读过觉得特别好的3篇文章,重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去看它是否满足我们这节课讲的5个标准?满足了几个?


精选作业:

1.我发现但凡文章写的好的人,一定会有两个特质,一个是能”说人话“,把复杂的概念说的通俗易懂。另一个就是有着极其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说话写文章逻辑层次清晰,让人很容易接受他的观点。写作其实是一种认知的逆向工程,好的文章就像是认识的3D打印机,文字一行一行的扫描,最后帮助你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副立体的知识图像。课中有一点说的很好,新媒体 写作并不是为了单纯的表达,而是需要一种沟通的姿态来写作。每次写文章的时候,这就可以想象着这是你要对朋友说的话,把文章背后的读者当成你的朋友。我想,如果用这种心态来写新媒体文章的话,一定可以帮助文章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同时也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有料,没杂料,精心配料,易消化的料,真诚的料

3.我在编辑一篇内容前,脑子里一定会先梳理大小标题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前我形容这个思考步骤为“思考 排版”今天学到了文章逻辑性的认知,了解到了它不只是单纯的排版,并不只是让文章看起来更美了,还包含了逻辑梳理的关系,使文章的易读性大增强了。

4.介绍2篇文章吧

1)@桥下有人的“一个月花十亿,到底买点啥?”,介绍 的是开心麻花的新电影《西虹市首富》,自带新认知;信息量也很大,讲述了两位导演自《夏洛特烦恼》之后这几年如何又创作出了这部新剧;逻辑严谨易懂,真诚沟通都很到位,而且没有剧透,让人有马上就想去看的冲动。

2.@十点读书的“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你自己”,这篇文章我就要为它打call了,极见功力。这类文章其实非常不好写,因为高冷范儿十足,写不好就是说教。但实际写出来非常接地气,知识面上不在新,而在深刻;信息量也足够大,最厉害的是逻辑性强,论证够细致,再加上接地气,好文!

5.以我最近看的人民日报公众号文章《年轻人,你只是假装很努力》为例,提供了这种能让人启示的观点——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谁加班得更晚,谁把自己虐得更惨,而是全心投入,用专注和热情持续浇灌。逻辑结构上以几段举例并分别 点评后再以总结语结尾。论证精彩,语言通俗易懂,真诚沟通。至少我认为2.4和5点是满足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