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林某,女,40岁。1973年2月8日就诊。患者口唇燥裂,皮质增厚,形如蚕 唇之状,每年春冬季节发病尤剧,有痛痒感,症状缓和时口唇皮肤脱落,稍有润 泽,不久皮质又复增生,伴有头晕头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胸闷胁胀,口干苦, 思冷饮,大便干,小溲黄,手足心热,耳鸣,月经先后不定,经色暗红夹块。多方求 治,长期应用可的松等激素治疗均未愈,病已八年,患者痛苦异常。西医诊断 为剥脱性皮炎。检查:上下口唇干焦结硬壳脱皮。舌尖红,脉弦数。 [治则]养阴清热,平肝治络。 [方药]生地18克,白芍9克,麦冬12克,女贞子15克,焦栀子9克,旱莲草12克,黄芩 9克,全瓜蒌31克,珍珠母31克,紫丹参9克。外用鸡蛋黄油涂患处,连续服用16 剂,诸症均显著减轻。患者于1974年4月、1976年8月病情两次出现反复,均 以上方并随症有所加减而获效。(见《新中医》1979年第4期) [评析]茧唇风临床以年过40岁的妇女为多,多因脾胃积热,肝脾气郁而成,日久 化燥化火。该病例病程久,水亏火旺,致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胸满胁胀等症。 方中生地、白芍、麦冬、女贞子、早莲草育阴滋水,补肝益肾,栀子、黄芩泻 火,珍珠母平肝阳、泻肝火,潜阳安神,全瓜蒌宽胸利气,清热化痰,久病入络,丹 参凉血活血,祛瘀通络。全方相配伍,又配以外涂药,故收全功。(李祥云)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