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 [病案]夏某,男,21岁。1978年3月20日初诊。二年前开始双手手指逐渐不能 伸直,大拇指麻木,前臂屈而发硬而肿,发展至清晨手部知觉减退,不能参加劳 动。经某医院作病理切片,肌电图、血沉、抗“O”、24小时尿肌酸、肌酐等 检查,诊断为肌筋膜炎。曾服氯喹、消炎痛、地巴唑等药无效而求中医治 疗。刻下两手近腕部各有4.5ⅹ4.5厘米左右实质性硬肿,高出皮肤,肤色、肤 温、感觉均正常,右前臂近肘部内侧亦有索条状肿硬,右掌握力差,苔薄黄腻, 脉细数。 [治则]和营活血,祛寒化湿。 [方药]当归9克,赤芍9克,丹参9克,鸡血藤15克,虎杖15克,桂枝6克,蛇莓9克,地 龙9克,桑椹子9克,忍冬藤9克,生甘草6克。局部用红灵酒搽擦。服药五周后, 左手背肿胀开始消退,第六周起有腰酸,舌质胖,边有齿痕,此为肝肾不足之 象。上方加用党参12克,炙黄芪12克,白术9克,菟丝子12克,苁蓉9克,茶树根9 克,落得打15克,王不留行9克。续服九周,左手背肿硬基本消尽,右手背肿硬亦 消除十之七八,腕关节活动亦趋正常。原方出入续服十五周后,两手肿硬完全 消失,活动亦佳。最后予健脾益肾活血之党参片、苁蓉片、当归片,每次各5 片,每日2次,连服二个月以巩固疗效。于1980年3月随访,两手背及右腕,肘部 肿硬全部消尽,仅活动过多两腕关节少有乏力感。(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 第7期) [评析]本病与中医之皮痹、肌痹相类似,患者系农场职工,不免触冒风雨,寒湿 外侵所致气血流行失常,经络痹塞不通而成,当以当归、赤芍、丹参、鸡血藤 等和营活血,辅以桂枝、虎杖、蛇莓祛寒化湿,佐以地龙之走窜通络,桑枝、 忍冬藤引导诸药直达病所。最后以健脾益肾之品而收全功。(黄宣能)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