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曾某,女,12岁。1975年10月6日入院。目黄、肤黄、尿黄四天。始病晨 冷、发热,翌日纳呆、厌恶油腻。目黄、尿黄,服茵陈蒿汤治疗三天,病进症重。素体健 康,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温378℃,目肤橙黄,肝大3厘米,质中偏软,苔黄腻,脉濡缓, 余无特殊。血红蛋白70克/L(7克%),红细胞385×109/L(385万垃方毫米),白细胞75 ×109/L(7500/立方毫米),中性68%,淋巴32%,尿浮黄,尿蛋白、镜析、隐血均阴性,尿三 胆试验(廿),黄疸指数100单位,凡登白直接、间接反应(++),麝浊10单位,锌浊18单 位,谷丙转氮酶200单位(纸片法),超声波肝肋下3厘米,较密2级微小波、胆正常。进 院后予保肝治疗,并加维生素K1,氢化可的橙静滴,青霉素、链霉素治疗,还给予能量合 剂、肌苷静滴,输鲜血100毫升等支持疗法,但仍高热至395~40℃,意以朦胧,烦躁痉 厥,频繁恶心,进食呕吐,腹膨便溏,针眼溢血难止,皮肤瘀点、瘀斑增多,测血白细胞 275×10(27500/立方毫米)。西医诊断,重症肝炎类白血病反应。因治疗收效差,急请中 医治疗,中医诊断:“急黄”。 [治则]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黄连4克,黄柏4克,栀子4克,郁金4克,洒大黄4克,丹皮4克,犀角5克(先 煎),茵陈9克,败酱草8克,生地6克,早莲草6克,赤芍3克。配合输血100毫升,10%葡 萄糖500毫升加精氨酸和维生素Bl、维生素C、维生素Kl,静脉点滴,黄连素2毫克足三 甩双侧封闭,板蓝根、田基黄注射液肌注。经七天治疗并小量输血三次,黄疸和皮肤瘀 点、瘀斑明显减退,食欲增加,精神好转,能起床玩耍,体温在365~375℃,肝肋下15 厘米,质中偏软,脾肋下2厘米,黄疸指数90单位,凡登白直接、间接反应(+),麝浊8单 位,锌浊15单位,谷丙转氨酶120单位,红细胞37×109/L(37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 96×109/L(9500/立方毫米),中性60%淋巴40%,嗣后以田基黄注射液,西药保肝治疗以 及中药茵陈6克;板蓝根6克,败酱草6克,茯苓6克,郁金4克,猪苓4克,泽泻4克, 白术5克,生黄芪5克,黄精5克,早莲草5克,煎汤内服。共治疗二月余,血常规,肝功 能,肝脾超声均正常。(见《中医杂志》1982年第9期) [评析]本例起病急,黄疸出现早,高热,有意识障碍,肝肾综合征等表现,肝功能损 害,病危之际肝脏缩小,重症肝炎诊断成立。经护肝、对症、抗生素等治疗,病情继续进 展,末梢血。象白细胞高达275×109/L(27500/立方毫米),中性84%,并见幼红细胞,中 毒性颗粒,此非感染之症,故停用抗生素,按祖国医学“急黄”,湿热炽盛,湿从热化,郁 而化火,毒邪内陷营血辨证论治,选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犀角地黄汤凉血止血;茵陈蒿 汤清热利湿,并用板蓝根、田基黄针剂肌注,共奏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之功,配 合西药支持疗法,一周内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化险为夷。(马荫笃)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