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鲁斯特的时间

 教育新语 2020-02-13
乔治·布莱同普鲁斯特一样,对人类的时间经验感兴趣。共五卷本包括70篇谈论作家或作家群或文学阶段的文章构成了内容丰富且独特的《人类时间研究》。《人类时间研究》沿着一条辩证思路在所论述的作家的内心空间巡回,描绘出引领作家从开始认识意识到最终胜利或失败的“心路历程”。这70篇文章可以看作是按照空间全景并置的,正像是布莱对普鲁斯特《追忆》的解释,马塞尔的一生按照不同时间并置,如同教堂中关于圣徒一生大事的三联画。希利斯·米勒借用普鲁斯特的隐喻来形容布莱的时间研究:五册批评著作就像宽大的教堂里面的五间侧厅,论普鲁斯特、贡斯当等的小册子是毗邻的小教堂。
《人类时间研究》第一卷论述人类时间性的文学体验范围;《内省距离》探索文学中意识及意识对象之间的距离;《循环变形》论述思想的球形扩展和收缩的永不枯竭:不断更新的运动;《出发点》论述二十世纪诗人对契机的生成能量的信念;《瞬间测定》论述在虚无和整体之间运动的瞬间力量,就像它已被许多作家所“测定的那样。每一册书的内部组织都是按时间顺序安排,都是沿历史轨道运行。《人类时间研究》第一卷是从文艺复兴时的蒙田开始,到笛卡尔、帕斯卡尔,莫里哀,再到卢梭,贡斯当,福楼拜,波德莱尔等,最后一篇则是对普鲁斯特的研究。在《瞬间测定》中,布莱再次在14篇文章中,给予普鲁斯特一席之地,借以论述其时间观。

寻找存在的本质

“一部追寻存在本质的小说” ,乔治· 布莱对《追忆》的这一评价被誉为对普鲁斯特小说批评的点睛之笔。布莱将普鲁斯特寻找存在本质的初衷解释为几种对存在的特殊感受:赤裸感、孤独感、不确定感。
午夜梦醒,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曾经是谁的人;一个遗失了记忆与过去的人,失去了对存在的感知:“等我半夜梦回,我不仅忘记是在哪里睡着的,甚至在乍醒过来的一瞬间,连自己是谁都弄不清了;当时只有最原始的一种存在感,可能一切生灵在冥冥中都萌动着这种感觉;我比穴居时代的人类更无牵挂。” 布莱认为,有时,某一瞬间相对于过去和未来而言什么都不是。小说开篇这个最初的瞬间并非某一时间之后,也非时间之初始。它不涵盖未来的可能,也无法体会现实的存在。从睡梦中醒来的人比穴居时代的人更加赤裸。“赤裸感”亦是对所知的缺乏感。
马塞尔对存在的另一种怀疑来自“不确定”与“孤独感”,一切事物甚至比幻灯的投影更不真实,普鲁斯特试着将生存表现为由“闪烁与瞬间”构成的幻灯片,这是普鲁斯特式的间歇的世界。布莱说,在普鲁斯特的“这个世界中,事物在触及目光之前将自己表现为瞬间的图像,依次被其他属于其他时刻和别的地点的图像所替代;这个世界中,任何一个图像的显现并非是接下来一个图像的必然;在这里,人们发现自己在后退着前进……” 少年时的马塞尔在放映幻灯的房间中,感受到的是强烈的孤独与痛苦,甚至想到了死亡:“因为我对房内的一切早已习惯,一旦照明发生变化,习惯也就受到破坏。过去除了睡觉使我苦不堪言之外,其他一切倒还过得去,因为我已经习惯。如今房内被照得面目全非,我一进去,就像刚下火车第一次走进山区‘客栈’或者异乡旅馆的房间一样,感到忐忑不安……” 这是一个让人无法认出的地点,令人怀疑而且奇妙;一个与居住者毫无联系的地方,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无法回应他思想的疑问。孤独中的极度痛苦不仅仅是因为从物质到存在的分离;同时也是从稳定的世界中分离出的痛苦。
对于普鲁斯特来说,死亡不是简单的意味着时间不再;而是成为另一个存在。一个存在发现自己被抛掷在其它失落的时间中,在看起来是虚无或只剩下虚无的时间中,因而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感到每一天都是我存在的末日”。对死亡的恐惧并不是对不再有感知或不再有意识的恐惧;而是一种对不再感知到谁在感知的恐惧,不再意识到是谁在意识的恐惧。未来被死亡关闭,面对被关闭的未来,我们都是痛苦的。
用一个新的自我代替刚刚死亡的自我是一种极度痛苦,对抗这种痛苦只有一种方式:“给自己继续生存的信心;去相信,超越了这一切,一个人就能够重新找到自我。” 不确定自身存在的人总是想要找个真实与安定的依靠,对于普鲁斯特来说,“人”,就是试图寻找生存之理由的存在。
        寻找存在的本质问题在普鲁斯特小说的开端已被提出,为了找到被承认的最初的时刻,思想开始前进,尽管是倒转着逆向的前进。寻找的过程是一个后退的旅程,就好像在某个时刻,一个人开始向前发掘他的存在。普鲁斯特的小说就是寻找的历史:是一系列再次寻找他所丢失的东西的努力。

3记忆问题

勒内·基拉尔认为,乔治·布莱是最先将普鲁斯特的经验类比为基督思想中恩惠的人。在普鲁斯特的思想中,记忆扮演着同基督思想中的恩惠同样不可思议的角色。记忆是对存在的救赎,能够将它从空虚中抽离。上帝所给予的恩惠一部分滋养了肥沃土壤,另一部分则给予了荒芜大地;一些恩惠人们做出了回应,而另一些,则被置之不理。同样在普鲁斯特的著作中有大量的例子说明我们无法用自己的力量和意愿主宰任何事,一切都取决于最初的超自然的给予,最初神奇的偶然和原始的理由。因而有些记忆带给我们光亮,有些记忆带来的则是失败和失落。短暂的记忆复苏,与再次失去美好感觉的遗憾,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的。
布莱认为,把普鲁斯特的小说看作是简单的情感记忆小说是很荒唐的事,把《追忆》看作单纯的心理小说就更加不准确了。拿著名的小玛德莱娜甜点的片段来说,如果说其中显示出什么,那是无法用情感和心理学去解释的。小玛德莱娜甜点的片段存在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带给我们一个快乐的时刻。“对比开篇时那个不快乐的瞬间,从小玛德莱娜甜点中,我们获得了快乐的瞬间,就好像记忆的恩惠也在两种转换中构成。” 在午夜梦醒的时刻,主人公在夜间的世界中不知道自己是谁,他陷入极度的痛苦;而在小玛德莱娜甜点的回忆时刻,他找到了被自己童年所熟悉的事物所包围的快乐。
普鲁斯特的记忆总是被心理学家认同为情感记忆。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种记忆是我们精神中被遗忘的状态的复活。普鲁斯特所提出的非自主记忆的概念,就好像肯定了这种认同,因为对于心理学家,情感记忆在自发的和不可预知的分析中,是意识对旧的情绪的简单重现。但是普鲁斯特的深层记忆却不仅仅如此,无意识的东西先行进入,在它抵达我们的某一点时,这种东西就是我们精神行为的出发点。就好像是一种邀请或一种召唤,它向我们展现出了一条深入其中的路,但取决于我们是否选择去走这条路。只要我们愿意,失落的天堂就能重新被找回,只要我们期望如此。
深层记忆仅仅是深层印象的回归。如果当下,它在我们面前是如此美好,如果它的回归让我们感到快乐,那是因为它在有感知的存在和事物某个瞬间的回应中被表达,就好像外部世界在此刻明确地成为我们希望它所成为的样子。
穿越时间回到过去,记忆将我们带回最初的印象中,普鲁斯特使我们想起了孔狄亚克 :“获取知识的唯一意义就是回到我们最原初的想法,追随它们的承袭,并进行比较……”普鲁斯特则是通过综合的直觉——记忆——回到最初的起源。在这个世界中,如果一个人去回忆,会在记忆的深处,在最初的印象中重新找到过往,遗失的美好在孩童般天真的行为中被永远定格。
哲学家柏格森对布莱早期的思想产生过巨大影响,柏格森的时间观引导着布莱对“不可信的空间化时间与可信的时间之间” 做出区别。布莱在自己后来的著作中,试图寻求一种能够脱离短暂的人世时间以求达到完全的充分时间的出路。普鲁斯特小说中的时间观在某种意义上带给了布莱这种希望。
布莱对柏格森与普鲁斯特不同的绵延时间观进行了分析,认为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别。同柏格森绵延并延续的时间相比,普鲁斯特的时间是间断与间歇的。“每一个时刻和地点,就构成一个封闭的瓶子,时间中的不同时刻就像空间中的不同地点,同样都无法同时穿越。” 若把普鲁斯特的时间比作封闭的瓶子,每一个时刻被囚禁在时光不同的瓶子中,重获的时刻不是真正的绵延,而是时间中的微小部分,每一个不同时刻相距遥远,是孤立且多样的时间。普鲁斯特所重建的时间是一点一点在精神所能企及的独立存在体中建构起来的。从这方面来看,精神又带给了普鲁斯特某种无能为力的痛苦。
与其说是精神带给我们这种感受,不如说是时间给了我们痛苦的经验。令普鲁斯特感到忧郁的是精神无法拥有实实在在的时间,在空间中如是,精神同样无法立即到达某个地点,这些地点在视线中无限遥远。梅塞格利丝之路和盖尔芒特之路被放逐到不同下午的封闭的瓶中,在小说一开始它们好像完全并永远地被分离,“但贡布雷的神父所说的一句话仿佛预示着它们终有一日能够被连接在一起:从教堂的尖顶上,我们能在同一个时间看到平时只能分别看到的事物。” 这个尖顶超越的是时间,并非将时间废除,而是使其变得更加完整。它所象征的意义就是记忆的隐喻行为。重新获得的时间就是超越的时间。


普鲁斯特的空间


布莱在探索文学中的时间主题的同时,也在思索时间性的空间模式。他对普鲁斯特的作品进行了空间上的思索,并著有《普鲁斯特的空间》一书,其实对空间模式之象征意义的探索在他的《圆的变形》一书中已经开始。这种模式可以追溯到基督教-柏拉图继承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布莱指出:“这种关于时间的空间意向是我们传统中一个基本的常量,它在哲学家及作家中以数不清的形式出现。” 布莱从苏格拉底到普鲁斯特的作品中,发现了空间化时间的多种不同变体。
在《圆的变形》中,布莱的思考接近于一种对不同作家的精神状态的解释,这些精神状态是通过作家对同一形象的特殊“阅读”而得出的;而在《普鲁斯特的空间》中则正好相反,布莱仅仅从普鲁斯特的作品出发,通过对构成空间的不同形象的分析,试着抓住该作品的独特性。两种对空间的思索都参与了对某一时间段的空间化行为,把在时间上先后连续的事件变成了同时发生的事件。
《普鲁斯特的空间》并不涉及心理学、美学分析或是哲学等问题,作者仅把它作为运用空间阐释方法对普鲁斯特世界的延伸。布莱认为,普鲁斯特作品中所探索的“真实的时间”,分裂的叙述手法,旅行或距离中的连续或断续,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倒错,这些其实也赋予了我们某种“真实的空间”。如果说柏格森的思想是将时间向空间的转向,那么普鲁斯特便不仅仅是对这种转向进行整理,还在小说作品中将它推向了一个极端,并最终成为他的艺术原则之一。布莱在这本论文中不断强调并深化了时间与空间共同形成作品的艺术的概念,它们使小说成为让人难忘并令人钦佩的艺术整体。

空间的定位

我们从《追忆》的主题或是书名中看出,普鲁斯特的小说是一种对“失去时间的追寻”。这种追寻开始于叙述的第一个时刻,一个在午夜梦醒的人,思考着这个与未来与绵延完全失去联系而被悬置的时刻,他不知道自己生存在哪个时刻,乔治·布莱说,“如果他不知道自己活在什么时刻,他也就不知道自己活在哪里。” 他认为,普鲁斯特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在哪里?”从梦中醒来的人,不再清楚自己是谁,因为他失去了对所生活的地点和时间的把握,他的思想跌落在时间与空间中。马塞尔在哪里?是在贡布雷还是巴黎的卧室,抑或是那些旅馆中的某一个房间。一切都与他所适应的生存环境失去联系,对于一个在黑暗中醒来的人,必然渴望确定他所处的地点,由此普鲁斯特展开了对空间的思考,精神尝试着着陆于他所处位置的坐标。
在追寻的过程中,空间的秩序时而重合,时而跳跃,时而飘忽游移,时而调换位置。在主人公孩童时代播放幻灯片的墙上出现了骑士的身影,第一个空间中的墙并未消除,只是叠放了代表另一个空间的骑士的身体与荒原。墙壁与荒野争夺着同一空间。而巴尔贝克和盖尔芒特的旅馆房间,是两个相互侵占着的空间。“普鲁斯特记忆的现象不仅仅是为了产生精神在两个不同时期之间摇晃的效果;他也迫使精神在两个不可调和的地点中做出选择。普鲁斯特说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过去的复活迫使我们的精神跌入遥远的地点和当前的地点之间。’”
空间的距离时而延伸,时而缩短,习惯中的事物被分离或被加固,我们的关注或疏忽都会成为空间形态转换的作用力。一条路可以不再指向一个地点,一个地点也可以被世界切断而成为迷失于空间的孤岛。布莱引导着我们在普鲁斯特的小说中找到了空间被替换,时间被瓦解的诸多例子。例如在贡布雷散步的场景中,除了父亲,全家人都失去了方向,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迷失在平日里熟悉的地点,而这些地点又会带我们重新找到最初的位置。地点之间相互包含着的关系就像过去的时间一样,不断流逝,也会不断再回来。普鲁斯特通过父亲为中介,定位了最初出发的位置,借助于偶然的道路,在空间中迷路的人重新找到自己的家园和失落的地点。类似情况在小说中还表现为在音乐中迷失的主人公,似是迷失了身处于空间中的路途,而又在刹那间,在音乐中重新找到自己。无论是在外部空间中迷路,还是在内部空间中迷失,它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对地点的重新认知并定位。
普鲁斯特对过去所关乎的过程和所处时段的领会,布莱用“定位” (localisation)这个概念命名。“精神在绵延中为记忆的图像定位,也是在空间中为其定位。” 记忆中关于过去的某个阶段并不仅仅出自一杯茶,同样也来自一个房间,一座教堂,一个城镇,某个地点。

地点与人

空间中地点的出现,相对现实世界呈现为孤独。艺术家向我们展现某个地点的景色,它们不同于这个世界的其它景色,某一条路,花园的角落,河流的转弯,我们所熟悉的景色通过记忆重新展现,将我们引向了世界之外,达到某个抽象的幻境。普鲁斯特将空间中的地点通过思想来传达,让真实的对象进入想象,就好像将一朵现实的花朵移植到我们的心灵花园中。“内心的花园,我们种植的不仅仅是花朵,也有风景,存在的图像,还有这些存在事物所包含的名字。内心的地点,和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因为,就好像贡布雷的教堂,它们拥有更多的维度,我们只能通过某种存在的深度去展现。”
那么,代表存在的人与空间中的地点呈现着怎样的关系呢?通过布莱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在普鲁斯特的每一个地点中,都有些个人化的东西,每个地点的名字都揭示着人的存在。因而有人说,普鲁斯特的附庸风雅就是关于地名和贵族名称的一场梦。
“对于普鲁斯特来说,人类好像是被放置在某些地点中,是这些地点支撑并围绕着这些人,地点决定着他们被看到的视角……人物并不仅仅与他们的表象相联系,同时他们的表象还与当时的地域环境相关,这些环境作用于他们,并将他们包围。” 普鲁斯特的人物总是在一系列的地点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人物被置于地点之中。某个人在他生命中的某个时间,在城市或是在乡村,穿晚礼服或是衬衣,就好像一幅幅加了相框的照片。每个地点显示着一个侧面,它们可以被放置在一起,却不连续。人依靠地点完善着自己的图像,给了自己必要的支撑,也多亏了这些地点,我们才能够在精神的空间中指出它们的位置,梦想并记忆着它们。被我们如此加框的人物,不仅仅是处在某一个地点,而是在由地点构成的体系中,一部分是真实的,一部分是想象的。在普鲁斯特笔下,地点和人物的联合,存在于现实中,也在梦幻中。

欲望与距离

普鲁斯特在《欢乐与时日》中谈到自己生活的某个时期,说这是“一个被空隙所切断的连续”,是空隙阻止了生活中的片段联合并持续,我们只能通过某一个角度去观察,阿尔贝蒂娜就是最好的例子——她被分解成众多个面,和众多个阿尔贝蒂娜。普鲁斯特的世界是一个片段的世界,他的内心世界,是否只有片段。
“距离”一词几乎成了空间的同义词。然而,在普鲁斯特这里,距离永远不是展开、容纳、再次连接或是填补空白,它本身就意味着空白,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对距离的感知在普鲁斯特的笔下混同着焦虑,普鲁斯特用距离的主题表达了内心深处强烈的痛苦,“在一切欲望深处,都有一种无能为力,它是自然和存在的固有,让人们无法通过欲望到达欲望对象。欲望,使间隔变得明显。爱,是看着我们之所爱远远地躲避。” 距离之于普鲁斯特,就是一种悲剧。离我们所爱的人如此远,我们发现了可怕的内心距离。关于母亲之吻的象征,也是一种距离的表现。母亲给孩子的吻,消除了距离;而被母亲拒绝的吻,则是孩子的焦虑之源。
布莱指出,普鲁斯特让我们意识到:“空间不是相通的环境,不是连成一片的土地,不是容纳人类存在的特殊区域;……正相反,空间让人们不得不相互远离。”
在普鲁斯特的世界里,一切皆生存在被关闭的自我中,每一个人都生存在其他事物之外。人类如此,时间与地点更是同样。因为距离的存在,空间中的地点也如同封闭在瓶中的时间。每一个地点和每一个时刻一样,是“孤独的,封闭的,静止的,停滞的,并远远地迷失于其他地点之外”。
既然如此,普鲁斯特又是如何重现失去的地点,就好像重现失去的时间的呢?——多亏了记忆。多亏了记忆,时间才不会失去,如果时间未逝去,那么空间也不会失去。在重现的时间旁边,就是重现的空间。空间成了肯定的和可穿越的。记忆和感知的力量,在普鲁斯特的空间中传播,小玛德莱娜甜点的现象使一个被摧毁的世界重新崛起,在意识和空虚中再次呈现。尽管源自一个微小的出发点——一杯茶,却于微观中见宏观,它开启了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可以容纳下一个城市,一座教堂,一些花园,和附近的山……普鲁斯特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论证是平行的,如果非自主记忆重建了失去的时间,它也能重建失去的地点。

移动与并置

布莱还谈到了普鲁斯特的另一种和记忆占据几乎同等重要地位的主题,就是旅行,普鲁斯特的小说中充斥着这种移动。旅行和记忆是将本无联系的地点或精神建立起联系,旅行可以改变空间原本的秩序。横亘在地点之间的距离就像是给封闭的瓶子竖立了无法跨越的屏障,而旅行使屏障坍塌,距离被消除,独立的地点之间相互毗邻。旅行的移动如同记忆一样神奇,即使没有飞毯,也能消除距离。
 普鲁斯特对贡布雷的三座钟楼的描写是不同地点在空间中联合的著名例子:“车到拐弯处,突然,我感到一阵特别的、与其他快感全然不同的喜悦,因为我远远望见了马丹维尔教堂的双塔并立的钟楼,而且随着马车的奔驰和夕阳的反照,那双塔仿佛也在迁移,及至后来,同它们相隔一座山岗、位于另一片较高的平川上的维欧维克的钟楼,竟似乎也同它们成了紧邻。 ”普鲁斯特写道,“我看到她们在怯怯地寻路,只见她们高贵的身影磕磕绊绊,后来就彼此紧挨在一起,一个躲到另一个的身后,在夕阳未消的天边只留下一个婀娜卑谦的黑影,最终在夜色苍茫中消隐。” 三座钟楼最终在普鲁斯特的视角下形成了单一的形态,它吸收了先前的三种形态,并通过观察者方位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普鲁斯特向我们证实了不同的地点也能够通过运动而形成一种整体和连续的状态。通过移动带来的变换并非偶然的特征,而是一种用思考去接近真相的方法。那么,“白天黑夜,邻近和遥远,左边和右边,永恒的盖尔芒特家那边和梅塞格利丝那边最终也可以调和并统一。” 是普鲁斯特发明了这种方法,“当火车沿着扭曲的铁轨前进,我们时而在左,时而在右……马丹维尔的钟楼,还有时而出现在这个车窗,时而出现在另一个的日出都是如此……”
最后,布莱分析了普鲁斯特“并置”的概念,它也是关于时间的空间意向的一种。将存在前后承继的图像重叠,就好像时间的行动方式一样。他认为,普鲁斯特的整部作品都是在尝试重新生产一种侵占和埋藏的双重运动,
《追忆》开篇关于幻灯的情节便是对并置的重叠的表达,普鲁斯特的小说是将一系列图像从掩埋的深处挖掘出来重现光彩,这些图像在共时的秩序中,一些紧邻着另一些。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矛盾性:继承的同时性——“现在,是现在;另一个‘现在’,是过去” 。为了表达梦境或记忆的图像,这种并置的方法,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在并置中,没有无法跨越的距离,没有无法完成的秩序颠倒,没有无法实现的一致和多元。”
布莱最后总结道:“最终,小说以整体的形式同时重现,在时间之外,却不在空间之外。普鲁斯特的空间就是这个最终的空间,制造了一种秩序的空间。不同片段的多样性排列并建立了它们自己的空间,这就是艺术作品的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