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胡某,男,2个月。患儿出生后四十天面色发黄,日益加深,大便黄白薄软, 尿黄。检查:皮肤巩膜黄染,腹软,肝大肋下2厘米,脾肋下1厘米,质稍硬。血清 总胆红质5.23毫克,1分钟胆红质2.72毫克,血清黄疸指数48单位,碱性磷酸酶 19.21氏单位,其他均在正常范围。根据会诊意见,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请 中医诊治。舌红、苔薄,指纹红紫。 [治则]扶脾理气,疏肝渗湿。 [方药]参须3克,白术3克,茯苓6克,山药6克,厚朴6克,柴胡6克,茵陈6克,焦栀子 6克,麦芽6克,白芍6克,赤小豆6克,车前子6克(包)。连服7剂后,身黄稍减,入夜 吵闹,烦躁不安,不思饮食,为湿热俱盛所致。宜清热化湿。方用参须3克,白豆 寇3克,厚朴3克,川贝3克,鸡内金3克,麦芽3克,甘草3克,茯苓3克,焦栀子3克,银 花3克,连翘3克。又3剂后,身黄大减,小便稍黄,大便转黄,纳差。原方加藿香3 克,大枣3枚。4剂后乳食渐进,能安睡。继用参苓白术散加清热化湿药,迭进 10余剂,身黄俱退,诸症悉除。(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2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学中的“胎黄”范畴。目前一般尚无有效办法。本病的病因 是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是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症。带采用培补脾胃兼利胆退 黄的治法,方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治疗中用参须,取其滋阴补气,补而不燥之 意。本案初用扶脾疏肝法,由于湿热俱盛,继以清热化湿为主,湿热既去,黄疸 自然消退。(黄宣能)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