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张某,女,岁,肢体瘫软不能活动一月余,初病时有低热,继而出现肢体瘫 软,走路、伸臂、翻身均不能,以后又发生呼吸困难等症,病势危笃,在某院行 脑积液检查有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经抢救后虽 已脱险,但肢体瘫软无改善,转中医儿科诊治。检查:两下肢瘫软不能走路,两 上肢不能抬举,两手不能握物,翻身、起坐均需人扶持,肌肉松弛,但无明显萎 缩,面色无华,膝腱反射消失,形体消瘦,苔白稍腻,脉沉细无力。 [治则]养血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黄芪2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红花7.5克,桃仁7.5克,地龙7.5克,赤芍 10克。服9剂后肢体微能活动,能扶坐片刻。服15剂后双臂能平举。服30剂 后能扶走,双臂抬举能过眉,手能握物,但步态不稳,服60剂后肢体活动基本恢 复正常,又服原方巩固疗效至痊愈止。以后随访未见复发。(见《辽宁中医杂志》 1981年第6期) [评析]该病临床罕见,其病因不详。但多数人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也有人认 为是自身免疫性疾患,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弛缓性麻痹,多见于四肢,严重时可 影响呼吸肌或吞噬神经发生危症,该病属于中医痿症范畴。中医多认为系暑 湿之邪之故,初期为湿热流注四肢,经络受阻,应当用清热燥湿法。因病已缠 绵月余,湿热已化燥,燥耗气血,故用养血益气,活血通络之法,用补阳还五汤去 川芎加丹参治疗,故取得显效。(李祥云)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痿症二) [病案]喻某,男,4岁。1975年5月24日就诊。患儿素体不健,有遗尿史。于 1975年4月21日黎明起床,烦躁不安,突然号哭,汗出如珠,站立不稳,精神不 振。其父母感到惊奇,当日抱至某医院就诊于神经科,收入住院,诊为“格林一 巴利综合征”。经住院三十多天,稍好转出院,建议续服中药治疗。诊时,双下 肢肌腱反射迟钝,左腿肌肉稍萎缩,不能行动,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则]滋阴清热,补益肝肾。 [方药]熟地黄10克,山萸肉5克,淮山药10克,炒杜仲6克,怀牛膝6克,炙龟版6克, 粉丹皮6克,茯苓6克。服药7剂,能站地2~3分钟,但不能行走。守原方加宣木 瓜、猴胫骨。续服7剂,能摇摆地走至十几步。再续服药20余剂,行动自如,恢 复原状。(见《黑龙江中医药》1983年第3期) [评析]痿软,一般分为肺热熏灼,肝肾亏虚,以及湿热浸淫三个类型,即《素问· 痿论》说:“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 肉濡溃,痹而不仁,发为肉痿”。张景岳提出:“则又非尽为火症……败伤元气 者亦有之。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本例 素体不健,有遗尿史,乃属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无以濡养筋骨所致。故用六味 地黄汤去泽泻加杜仲,怀牛膝,龟版滋阴清热,补益肝肾,而获速效。(马荫笃)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