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涎症

 学中医书馆 2020-02-13

[病案]廖某,男,11岁。1985年11月3日就诊。口角流涎已九年,涎水清稀,口 

角及下颌溃烂,畏寒肢冷,四肢不温,夜寐遗尿,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苔 

白,脉沉细。 

[治则]补肾温阳,摄津止涎。 

[方药]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五味子6克,丹皮6克,茯苓6克,泽泻 

6克,益智仁10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附片3克,肉桂3克。服3剂流涎大减, 

遗尿止。为巩固疗效又服10剂,诸恙均愈。(见《北京中医》1990年第3期) 

[评析]流涎症又称滞颐,多由脾胃虚寒或命门火衰,下焦虚寒,或脾胃湿热上 

蒸所致。今患者为命门火衰,不能化气行水,则寒水上泛,故口涎多而清稀, 

下焦虚寒则膀胱不固,故夜寐遗尿。《内经》云:“肾者水脏也,主津 

液。”现用金匮肾气丸加五味子,益智仁、龙骨、牡蛎等,如此补肾温阳,温 

暖下焦,又收津敛液,药症相合,故顽疾速愈。(李祥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