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林某,女,5岁。1971年2月27日诊。半月前患麻疹,皮疹消退时发热加 重,昏迷抽搐,某院诊为麻疹并发脑炎,遂住院救治。数日后热退,神识渐清, 但不会说话,时而烦躁不安,咬人及自己衣服,肢体活动自如,进食稍差,二便 正常,经治一周无效。舌红,苔薄白,唇红,脉细数。 [治则]养血化瘀,祛风宣窍。 [方药]生地6克,当归6克,赤芍6克,麦冬6克,炒枣仁6克,天麻6克,钩藤6克, 川芎4.5克,远志4.5克,菖蒲4.5克,桔梗4.5克,薄荷4.5克,僵蚕3克,甘草1.5 克。6剂后,能说单字及个别短语,有时仍急躁咬人,脉细略数,舌淡红,苔 白。守前法加化痰、活血、祛风之品;生地6克,当归6克,钩藤6克,僵蚕6 克,茯苓6克,石菖蒲6克,丹参7.5克,川芎4.5克,红花4.5克,半夏4.5克,蝉蜕 4.5克,远志4.5克,制南星3.5克,全蝎3克。服6剂,能说话,诸症愈。继用原 方去蝉蜕、僵蚕,加橘红6克,焦山楂6克,以肃余邪。一月后随访二次,语言 正常,智力发育无异。(见《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78年第1期) [评析]《景岳全书》云:“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喑 也,虚者其病在本,因内夺而喑也。”本案喑哑起于麻疹病重症,热毒久羁, 耗伤阴血致风痰留滞,瘀阻机窍,暴喑不语伴昏迷,属偏于实症。故以汤剂祛 邪宣窍、养血熄风为主使邪去窍开而收效。(吕志连)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