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徐某,男,5岁。1980年7月10日诊。炎夏恣食冷饮,渐见面黄肌瘦,倦 怠乏力,口渴欲饮,食入即吐,便溏腹胀,睡喜伏卧,某医以消导药不效,继进 驱虫药,反增腹痛。舌苔腻,脉沉细。 [治则]温中燥湿,健脾助运。 [方药]党参6克,干姜6克,枳实6克,茯苓6克,炒白术5克,川朴5克,丁香3克, 草果3克,炙甘草4克。3剂后,精神好转,呕吐消失,睡时已不伏卧,改用香砂 六君子汤加味3剂而愈。(见《浙江中医杂志》1983年第5期) [评析]此病尤以小儿为多,或伴腹痛、腹胀、纳差、便溏等症状。根据《素 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 之血气散,故按之痛止”的论述,伏卧当是脾胃虚寒,故治以温中燥湿、健脾 助运之理中汤加减见效,继以香砂六君子汤善后而愈。(吕志连)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