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刘某,女,20岁。1981年10月19日夜首胎足月,顺产一孩,产后约三小时 突然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全身抽搐,二眼上吊,口吐涎沫,唇面青紫,舌体外伸, 二便失禁,反复发作。经当地卫生院治疗后抽搐停止,余症仍在。体温36.9℃, 脉搏105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12.0/8.0kPa(90/60毫米汞柱),烦躁不安,面 色苍白,口唇干燥,腹壁反射消失,膝腱反射亢进,白细胞28.6×109/L(28600/立 米毫米),中性89,中毒性颗粒廿;血培养(-)。诊断:1.产褥热。2.产后精神 病。经补液、抗生素、激素、镇静剂等治疗无明显改善,转中医治疗。症如 上述,大便三日未行,恶露极少,脐下满硬拒按,舌质淡红,苔黄干焦燥,脉微而涩。 [治则]祛瘀通腑,镇静安神。 [方药]桃仁10克,桂枝10克,熟大黄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包),赤芍15克, 磁石15克(先煎),石菖蒲6克,远志6克,石决明18克(先煎),甘草3克。1剂后,神志 转清,躁扰减轻,唯喜笑,大便道调,并下瘀血少许;舌苔黄微燥,脉沉涩。继以 上方加减:桃仁10克,泽兰10克,赤芍15克,益母草15克,当归6克,川芎6克,黑 姜6克,红参6克(另炖),蒲黄6克(包煎),五灵脂6克,荆芥穗3克,甘草3克。服2剂 后,大便日二次,色黑而结,躁扰已除,饮食稍进,夜寐欠佳,舌苔转薄,脉细弱。 瘀血已去,心脾两虚,治宜补益心脾,镇静安神,用归脾汤加减服10剂后,病情好 转而出院。(见《福建中医药》1983年第1期) [评析]产后败血冲心是“产后三冲”(冲心、冲肺、冲胃)之一。主要由于产后 元气亏损,败血上冲所致。本案主要用桃仁承气汤祛瘀通腑,加用失笑散增强 祛瘀之力,以后又加用清魂散,取其祛瘀并镇静安神,如此使瘀去而神安,再用 归脾汤加减收功。(黄宣能)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0.中医治愈奇病集成》